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当人们开始通过栽培植物获得食物的时候,农业开始出现并成为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伴随着食物稳定的获得,人口发生第一次爆炸性地增加,这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尧舜时代,史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食为政首”据说是帝舜任用后稷为农官时的命辞,其意为“粮食是治国安民的第一件大事”。
《诗经》中有关农业和粮食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国家大事之一的祭祀则直接关乎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尚书•无逸》中载周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而他的后人成王也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周颂•噫嘻》中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唐风•鸨羽》借农夫之口发出“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的感慨。“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我仓既盈,我庚维亿”等记载则说明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们高度重视粮食储备。
《周礼》认为,农业是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要求地方官员对农业生产进行督促和检查,“以教稼穑,以稽功事”。《周礼》非常强调政府的作用,将荒政(赈济灾民)列为国家的大政之一,通过设置救灾管理机构,做好灾前准备以及灾后的抗灾和救济等措施保证粮食正常供应。
《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管仲的粮食安全思想。他认为强国富民的根本是“强本事”,即发展农业生产,这样富国就有了保证。为了发挥齐国粮食优势,疏通剩余粮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