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者散文提出自我精神启蒙,是自我“干预”当下一些知识分子“精神休克”的现实需要。而对“精神休克”的现状,很多作者与读者还缺乏清醒的认识。董健先生指出,中国的士子们经历了各种思想解放运动,潮起潮落,风风雨雨,其变化、其分化是十分惊人的,从而提出了需要“补钙”与“启蒙”的问题。当下很多士子的精神上,则出现了文化竞争力背后悖失传统的人性错谬,出现了传统士子道德操行的悖谬。为此,董健、丁帆等学者主张为当代知识分子“招魂”而必须“启蒙”。
在“文化休克”与西方现代理论的各种“主义”从负面冲击中国文化传统之当下,我们必须重提鲁迅“立人”的思想,借鉴传统士子的精神情操,重新激活知识分子自身的传统文化基因。丁帆的随笔集《先生素描》为今天士子素描了垂范于今天与未来的精英群体,通过对章培恒、程千帆、钱谷融等已故当代士子精英的品鉴,为读者注入了一剂“清醒剂”。尽管他们曾经历过政治文化运动给予的各种遭遇与人生坎坷,但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独善其身的人文情怀,把自己的文学研究事业做好做大做强,为此而鞠躬尽瘁。学者散文的作者应该从他们身上,传承为人、为文的“风骨”,同时之于自我解剖,也就有了效法人格精神的楷模。
自我解剖是批判自我“国民性”中“瞒”和“骗”的阿Q性,是面对读者而进行的自我“审美”与“审丑”之间的“一个人的战争”。巴金将个人“国民性”中丑陋的东西,比喻为自己身上挤出的“毒疮”与“脓血”。他将本真的、赤裸裸的自我灵魂,交给自己的读者并让读者为之“审丑”,这为文学史树立了严格自我解剖的典范。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巴金,都以自我解剖、救赎自我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