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言文阅读 >>

《论衡·非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也。国之所以存,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人民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鄙夫宽。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 align=right>(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注释:【1】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2】段干木:战国时魏国隐士。【3】魏文:魏文候,战国初魏国君主。【4】解沮:瓦解、涣散。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贵耕战而贱儒生           贱:轻视
B.使礼义废,纲纪败         使:假如
C.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     防:防备
D.薄夫敦,鄙夫宽           敦:敦厚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上下乱阴阳谬          故事或无益,益者须之
B.旧礼为无补而去之      此二子解沮齐众
C.此礼义为业也          国之所以存
D.人民善                开不上用之路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儒名而俗行                名义上是儒生,行动却跟一般人一样
B.不徇爵禄                    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C.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       指责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扶轼致敬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只有害处,本文认为儒生很有用处,不应抛弃。
B.本文赞赏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轼致敬的做法,认为功劳很大,无法超越。
C.韩非认为留着狂谲、华士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因而赞赏太公杀了他们。
D.本文认为狂谲、华士与段干木是同一类人,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10.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6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6.C      7.B      8.B      9.D
10.答案示例:
①本文第一段通过几个例子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
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
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足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
②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11.答案要点:
①通过学习可以加强或提升道德修养,如果不学习就会产生各种弊病。
②“好仁”二句:追求仁德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憨傻易欺。
“好知”二句:喜好聪慧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无守。
“好信”二句:讲求诚信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带来伤害。
“好直”二句:讲求直率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尖刻伤人。
“好勇”二句:追求勇敢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好斗作乱。
“好刚”二句: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出处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资料
1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卷)
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3 《论衡·非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4 《论语》之《阳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5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6 名篇名句默写(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7 《红楼梦》名著阅读(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8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9 语言基础运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10 202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及微写作
 

    
相关资料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高中文言文兼词总结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新高考古文翻译解析与特练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