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5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 学习过程
    (一)揭开面纱,还原真意——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我们了解一本书从哪里开始呢?首先我们得从这本书的序言和后记开始。这里往往是我们阅读开始最重要的东西,借此我们可以揭开这本书的面纱。
前言、前记、序(自序、代序)、叙、绪、引言、弁言、卷首语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跋、后序、后记 写在书籍或文章后面的文字 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有时作者故意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那么这本书有怎样的形态,因何而来呢?让我们一起阅读《乡土中国》重刊序言、后记还有目录。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把你得到的结论,组合写作一段《乡土中国》的介绍词。
(1)这本书的成书经过?
明确:《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2)这本书的特征?
明确:A、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
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本色》pptx课件(17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
  《乡土中国》之“血缘和地缘”阅读练习及答案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习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堂实录片段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4
  《乡土中国》思维导图(6张)
  《乡土中国》练习题合集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3
  《乡土中国》阅读指导课ppt课件3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ppt课件2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ppt课件1
  《乡土本色》各章段意概括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作业练习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