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月考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出自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晋宣帝总论》。句意是说,天地之大无所不包,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发展脉络中源远流长,其开端至少可追溯至虞夏商周时期,尤以《尚书》的记载最为久远。《尚书》通过记叙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以明仁君治民之道。开明君主认识到民众在权力转移、王朝更替、国之兴亡盛衰中的决定性作用,告诫继任者要敬德、重民,于是民本思想萌生。《尚书》有云:“皇祖有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大禹之孙太康遗忘了先祖大禹的训诚,骄奢淫逸,招致民怨,最终失邦失国。后又有商汤灭夏、周革殷命,周初统治者也意识到人心所向是周成功代商的关键,“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德政可以融通天命与民意。 
首先,民为邦本,顺应天道就是顺应民意。《尚书·泰誓》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上天怜爱百姓大众,百姓想得到的,上天也一定会遵从。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由“神本位”向“人本位”过渡,由皇权天命论转向民意天命论,虽然仍有“天命观”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文明之初即确立“民本位”的价值立场,这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其次,君主敬德、爱民可以实现天命的转移。周公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天命是可以转移的,天命转移的判断标准就是君主能否实行德政,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拥有使人民归顺的“德”。而施政者有德行才能够配享天命,得到上天的护佑,敬德的主要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新高考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竞赛语文试题
  南安市2021年秋季高二第1次阶段考语文试卷
  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自主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二语文(普高)测试卷
  邢台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瑞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上海市高二语文阶段质量检测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试题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