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期中考试 >>

湖北省十堰市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
2021年11月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湖北省蕲春县2021年秋高一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度天津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深圳市龙岗区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上海市徐汇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杭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孝感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语文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章丘区2022届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泰安市肥城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
  德州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中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