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驿路梨花》课后的反思
教学反思与重建: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思整节课的得意之处大约就在:
1、紧扣考点,让学生学有所得,如:略读的方法、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如:生字词的检测、两个字概括人物和小茅屋的关系、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等。
2、读写结合,通过朗读和仿写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写作能力。
3、清晰的思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深刻的理解了主题,达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4、从课件、课堂、作业,甚至梨花笺的设计,都在注重对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
不足和遗憾:
1、因为课文较长,又只能安排一课时,所以在整体感知时,把整文交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过少。如果时间再充分一些,学生理解的会更深,所得会更多。
2、舍与留。对于教学难点“梨花”的含义,起初备课时设计有“梦梨花”这一处,试讲时学生理解的很困难,于是大胆舍去,换成了“梨花妹妹的人物描写”。下次争取想法攻破难关。
3、一节课想教给学生的太多,想训练的太多,可时间只有45分钟,插叙的作用、题目的作用等内容只能放在第二课时去完成。
困惑之处:
 1、这是一篇小说,是否在七年级阶段向学生介绍小说相关知识,如:三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2、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否采用“长文短教、难文简教”的方式?
五、最后用这几句话,与 君 共 勉:
好课是和学生一起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是诗性、智性、灵性的融合,是熏陶,是深深的幸福感。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