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轮复习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书写的主要功能是记事、指意、表达意义。但是,发展到后来却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书法也被称为“心画”,画的不是客观对象,而是画心灵所感受到的东西。核心是独特的原创性:写自己的心情,创立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在很多方面都和现代艺术的追求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却比西方现代艺术早了一千年。文人对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后来便发展到将书法的笔墨引入绘画,那么绘画也不再是画自然客体,而是画主观体验。文人画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无论是简约古朴的甲骨文,还是气势雄浑的金文,对美的追求都是一以贯之的。但书法成为艺术表现的语言,形成在王羲之时期。他的《丧乱帖》的书写形式经典地表达了他的心境和情感。  
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件作品的内容: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大致意思是,时局动乱不堪,祖墓惨遭破坏,实在令人追思难抑,哀嚎不止,痛彻心肝。即使祖墓很快修复了,我也没有机会赶回去凭吊,悲哀之情愈来愈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面对着纸,我泣不成声。  
他的那种悲怆、无奈之情,在文字中表露无遗。古代强调厚葬,给去世的家人准备一个好地方安葬,使他们在那儿能够安享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另外古代还有“祖荫”的概念,祖先的安葬和陪葬的方式,对后代有直接影响。如果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安葬祖先,宁可暂时不安葬,也不能随意乱葬。祖坟被破坏当然是很严重的事件,所以才会给王羲之带来这么大的打击。这件作品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古人的生死观,活着的人和故去的人之间的纽带,永远不会断裂。  
王羲之不仅用文字描述了这种丧乱之际“痛贯心肝”的感受,还用书法的形式把它呈现了出来。这件作品,字体都不平正,轻重缓急变化很大,起始比较沉郁,越写越感到愤慨悲伤,笔走龙蛇,感情随着笔尖恣肆宣泄而出。在绘画中,色彩和笔触能够直接表达情绪。用墨写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