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月考试卷 >>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市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玉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抚州市临川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开学语文试卷
  2022年黄山市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学生寒假自主学习调查)语文试题
  山东临沂兰山区2020年高一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三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绵阳市高新区2020年秋季高一第二学月月考语文试题
  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张家口市2021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曲阜市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4月学科竞赛语文试题
  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