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河南省 >>

河南省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家风文化,是中国文化以德性伦理为本位的产物。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家德性伦理,具备一种“存在实现论”的特质,此乃家风文化形成、涵养与传续的内在根源性机理。所谓“存在实现论”,指的是儒家德性伦理内含着这样一条精神逻辑:人本然地具备德性,这构成了伦理活动的基础;德性不是抽象人性,它必通过人的情感意志、实践活动实现,从而成就人自我对于德性的实有;儒家讲“人性本善”指的是德性实现、实有了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德性自然地、客观地具备于人身上。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
第一,儒家德性伦理不同于一般规范性伦理。在儒家看来,所谓“伦理”并不是出于生活的需求而制定的规范,而是内在德性的形式化呈现。在儒家观念系统中,用以表述伦理规范的主要概念“礼”始自人淳朴的天然情感,其形态是对“情”起规范性作用的形式化仪轨,其追求的乃是情感内容与规范形式之间的统一。孔子针砭周礼之衰败,认为其原因就是“情”与“礼”的脱节;“人而不仁,如礼何?”这里所说的“仁”与“情”乃是一体。作为“礼”之依据的“情”,实际上突出的乃是内在德性。“礼”—“情”一“性”的结构是儒家性善论的框要。所谓“性善”并非以“善”统“性”,以后天规范伦理判断人性,而是以“性”统“善”,人内在之精神本质乃是道德伦理规范的基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河南省2022届高中毕业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河南省三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押题语文试题
  2022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22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2022届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2022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模拟联考语文试题(二)
  河南省平顶山等三市2022届高三4月检测语文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4月检测语文试题
  2022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河南省2022高三第二次素养调研语文试卷
  2022年3月河南省高三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考试试题
  2022年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全国高考模拟试题
  2022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高三2022年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鹤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信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