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教案1

管帅中学教学案 
第  章(课) 1 节 1 课时   备课时间2003年8月28日 
课题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 1、 清本词的思路,体味作者精妙的构思。 
2、 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 分析全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 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胸怀,学习他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重阳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文人骚客也少不了吟诗为文以记,但凡作诗文咏重阳,大抵离不了《登高》赏菊、吟秋的内容。多有凄凉之慨。在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笔下重阳节所见所感的又是什么? 
板书:采桑子•重阳 
二、 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三、 讲授新课 
1、 教师范读课文 
2、 解释词语 
黄花  秋风劲  万里霜   
3、 引导学生讨论、赏析 
(1) 第一句有何哲理? 
提示:这是一句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警句,出得非常的突兀,给人的出头捧喝之感,亦使课接下来的内容平添一般渺远苍凉之气,以自然万物的永恒写人生的短暂。 
(2) 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提示:乐观的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 下阕应如何理解?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讲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通常人们也都能具备这样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到的。这里的霜,不仅仅是“霜白”的意思,还是五彩斑斓,包括了黄花,叶红和各式草树,还包括了各种秋实和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 
(4) 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 
提示:A、押韵 
B、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 



板书提纲: 
采桑子•重阳 
特点:富含哲理:人生易老天难老 
      情景交融:战地黄花分外香 
                寥廓江天万里霜 

    
相关资料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三明二检)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采桑子·重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钱塘湖春行》《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教学设计2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ppt课件(15页)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ppt课件2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ppt课件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mp3音频朗读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题)
  《采桑子·重阳》学案
  《采桑子·重阳》课堂实录
  《采桑子·重阳》说课稿
  欧阳修《采桑子》mp3音频朗读
  欧阳修《采桑子》教案1
  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2
  吕本中《采桑子》诗词鉴赏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15页)
  比较·探究《秋词》《 采桑子·重阳》《登高》《秋颂》《落叶》导学案
  《采桑子·重阳》《登高》ppt课件1
  《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1
  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1
  《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练习题
  比较•探究《采桑子·重阳》教案5
  欧阳修《采桑子》学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