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为学》教案4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贫者至而富者不至的原因,从而得出世事无难易,重在立志地去为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体会作者借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文字较枯燥的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在平时生活中有无难易相互转化的事情(学生举例) 

二、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文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为、恃、钵、鄙、惭 

2、 一词多义:之 

3、 古今词义不同:明年、买舟 

三、 重点学习课文“蜀鄙二僧去南海”一段 

1、 思考:文章以“为学”为题,但却以较长篇幅写了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为什么? 

引导:二僧去南海是属于“天下事”的范畴。 

2、 分析:二僧去南海的这段文字是如何与作者的观点一一对应的。 

结论: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证明了天下事无难易,关键在“为”。 

3、 引导学生说出“天下事”和“为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文章的论证方法“借事喻理”。 

4、 利用媒体制作动画,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复述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二僧的心态和语言,并与下列一段文字作比较,说出优劣。 

“富者曰:‘吾数年而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资粮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曰:‘子诚勇者,吾恨不与子同往也!’” 

四、 思考交流: 

文章中蜀鄙二僧的故事其实并未结束,请根据文中二僧的性格特点,给二僧的故事补上结尾,重点突出富者的神态,语言和行动。 

五、 布置作业: 

将上述“思考交流”内容形成150~200字的短文。

    
相关资料

  《为学》《诫子书》《韩诗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黔之驴》《采莲曲》《爱莲说》《为学》《礼记一则》《卖炭翁》知识点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21页)
  《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14页)
  《为学》预习学案
  《为学》复习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4
  《为学》复习练习
  《为学》教学设计7
  《为学》学案3
  彭端淑《为学》课堂实录
  《为学》说课稿
  《为学》导学案
  《为学》简答练习题
  《为学》学案
  《为学》一课体会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3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2
  《为学》原文译文对照
  《为学》练习题
  彭端淑《为学》mp3音频朗读
  彭端淑《为学》ppt课件1
  《为学》同步练习2
  《为学》译文
  沪教版《为学》同步练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