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鄂教版《诗两首》(纸船,母亲)同步练习

诗两首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      ,      ,著有        、                            等。
⑵泰戈尔,           著名诗人,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          、           、                  、                  等。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妄弃(  )  馨香(  )  晨诗(  )  凝注(  )  悠远(  )
3、请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①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②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词。
③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④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4、《纸船》一诗中,诗人赋予“纸船”什么含义?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思念告诉给母亲的?
 
5、《纸船》的开头用词语“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面对纸船遭遇的“不测”,诗人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诗人希望纸船最终到达的地方是哪儿?
 
7、诗中的神来之笔“纸船入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求它载着它的爱和悲哀归去”中的“它”指什么?怎样理解“爱和悲哀”?“归”到“哪儿去”?
 
 
第二部分:
                                   (一)
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8~14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8、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为什么又强调自己忘不了母亲的歌调,气息和眼光?
 
9、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10、怎样理解“歌调在玩具上回旋”?
 
11、“庙里晨祷的馨香”怎么能吹来母亲的气息?
 
12、我为什么“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13、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你能谈谈你印象中母亲对你的关切、对你的爱吗?
 
14、《纸船》和《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二)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摘自冰心《繁星》)
15.这三节诗诗人用了     的修辞手法。
16.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      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是暗指                          。
17.诗歌要求语言精炼,诗中作者抓住芽、花、果的           特征,用     、     、     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18.“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19.这三节诗的寓意是什么?
 
 
《诗两首》答案
1、⑴谢婉莹、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⑵印度、《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2、略 3、①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②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③庙里|晨诗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④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4、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颂歌。(意近即可) 5、表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深。6、诗人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寄托于纸船,希望纸船能载着诗人的思念到达母亲的心口。 7、略 8、正话反说,强调母亲的难忘。 9、①在晃动我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②母亲在庙里为我晨祷。③我远望时母亲对我的凝注。10、略 11、略 12、母爱是广博的,它充满着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意近即可) 13、关键是母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14、略 15.拟人 16.递进。果树从发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17.色彩。嫩绿,淡白,深红。 18.不能互换。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使自己成才,而“花儿”、“果儿”的作贡献,作牺牲,又如青年掌握本领后要为人类作出贡献,创造成果后要甘于作出牺牲。(意近即可) 19.说明青年人充实、提高、发展自己是为了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相关资料

  《诫子书》复习练习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练习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同步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测试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同步练习(三)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练习题2
  七年级上册《春》练习题
  《蚊子和狮子》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梁实秋《鸟》同步练习
  《春》默写检测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词语复习练习(按每课分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练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试题精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试题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猫》同步练习2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练习
  《皇帝的新装》试题精选
  《皇帝的新装》课后问答练习题
  《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观沧海》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教师版、学生版)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2
  郑振铎《猫》同步练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理解性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试题精选
  鄂教版《诗两首》(纸船,母亲)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