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皇帝的新装》课后问答练习题

㈣课后题
1.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一位奢侈昏庸的皇帝每天只顾着穿好看的新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的布,做成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的衣服。皇帝于是聘请他们织布。大臣、皇帝都看不见这种奇特的布料,但是他们都自欺欺人,不肯承认。皇帝甚至奖励了两个骗子,答应穿着这种看不见的布料做的“新衣”参加游行大典。游行那天,老百姓交口称赞“新衣”好看,直到一个孩子天真地说出:“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才揭穿诺言。但是皇帝害怕百姓说他愚蠢,坚持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
2.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⑵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⑴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看不见新衣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说出真相。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相的毛病。
⑵“小孩子”寄托着作者戳穿虚伪、改变现实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3.揣摩下列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⑴“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⑵“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⑶“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参考答案]
⑴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言,又引起下文老大臣的故事,表现出皇帝的愚蠢。作者故意将话说得很有分寸,却为下文更辛辣的讽刺积蓄着力量。
⑵这段情节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的疑虑。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⑶这段情节里的这些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展现出人们逐渐接受真相的过程。
㈤重点问题
1.你认为文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①一个愚蠢的皇帝。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布料,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②一个爱美的皇帝。他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得漂亮。
③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关心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想着如何穿得漂亮,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大臣们的谎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没有头脑。可见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④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他连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可见他是十分无能的。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这句话中小孩子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
4.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5.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这些大人们居然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6.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是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资格做做皇帝;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内心的怯弱和虚伪。
7.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情节的?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8.本文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相关资料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15页)
  《皇帝的新装》阅读练习及答案(十)
  《皇帝的新装》教案33(2课时)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29页)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9
  《皇帝的新装》表格式教案33
  《皇帝的新装》思维导图(18张)
  《皇帝的新装》试题精选
  《皇帝的新装》知识点归纳
  《皇帝的新装》知识点
  《皇帝的新装》教案32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26页)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23页)2
  《皇帝的新装》阅读练习及答案(九)
  《皇帝的新装》所有词语解释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61页)(含音频)
  《皇帝的新装》教案30
  《皇帝的新装》音频朗诵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16页)
  《皇帝的新装》阅读练习及答案(八)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60页)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26页)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9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41页)
  《皇帝的新装》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皇帝的新装》阅读练习及答案(七)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28页)
  《皇帝的新装》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皇帝的新装》pptx课件(18页)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