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 align=right> 命题人:韩全阳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分数 150 分)
第 |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娉(pīng )婷 纶 (lún) 巾 踯躅 (zhí zhú) 肇( zhào )始
B. 度 (dù) 德量力 怀忿 (fèn) 皎( jiāo )洁 相形见绌( chù )
C. 沏 (qī) 茶 前仆( pū )后继 创 (chuāng) 伤 长歌当 (dàng) 哭
D. 腿折 (shé) 了 官邸( dǐ ) 横 (héng) 行霸道 寥 (liǎo) 落
2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察言观色 坍弛 冥顽不灵 虔诚 获益匪浅
B. 妆奁 肆无忌惮 殒身不恤 绯红 委曲求全
C. 徘徊 微漠 踌躇不决 黯然销魂
D. 桀骜不驯 呼哮 朔风凛冽 常年累月
3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 .暑假间,我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云海、群峰,游目骋怀,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C .为了迎接这次期中考试,他饥不择食,常常熬夜至夜半十分,真可谓用心良苦。
D. 看他信誓旦旦、夙兴夜寐,想必此次测试不会功亏一篑 。
4 .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B .在观看演出时,以前经常出现的手机、呼机声四起的不文明现象已大大改观。
C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
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D .以色列新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
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 ~ 7 题)
两百多年前,富兰克林曾说: “ 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新事物。 ” 想一想 “ 新事物 ” 有哪些:火车、轮船、飞机、高楼、自来水、电话、电灯、电影、电视、手机、电脑、器官移植、核能发电、人造卫星等等,几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这两百年产生了这么多新事物?是因为工业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百年前全球农业人口占总数的 80% 以上;现在,美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 1% - 2% ,粮食不仅可供全国食用,还可大量出口。我再举一例,去年《财富》杂志称,近 30 年来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近 1 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与日俱增。
这两百年,尤其是近百年、近 50 年来,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首先是科学,科学有带动工业;工业则带动经济;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科技发展,如 20 世纪出现的统计学,在农、工、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科技、工业、经济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这会对将来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讲。前些时候有个惊人的消息说,有生物学家估计,到 2050 年,人均寿命可达 150 岁。我不知道是否会这样,但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发生,否则影响实在是不可想象。
再看过去 50 年的发展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就是从基本原理转变为工业速度在这 50 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了。例如半导体方面, 1965 年提出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容量每 18 个月就加倍;现在已由 1971 年每个芯片上 103 个晶体管增加到 107 个,没有人知道极限在哪里。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持续下去。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有很大的自信心讲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个人、学校、国家,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多用 “ 科 ” ,还是多用 “ 技 ” ?国家注入资源时,该对 “ 科 ” 多一点,还是该对 “ 技 ” 多一点?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挠头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 align=right> ( 节选自杨振宁《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有删改 )
5 、通读前四段。下面不属于 20 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的科学发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B. 近百年来,人类生活中出现了诸如火车、轮船、电话、电灯、电视、手机、电脑等大量的新产品。
C. 近百年来,科学、工业、经济互相连锁的因素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D. 20 世纪的科技的大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但作者认为也有负面效应。
6 、下面不属于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将来会有更多更新的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B. 未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今天的人们拥有更大的自信心。
C. 人类的生产力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大大提高。
D. 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的趋势将在未来持续地表现出来。
7 、下面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富兰克林的话既是他那个时代科学发展趋势的概括,又预测了未来的科学发展状况。
B. 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会不断提高。
C. 科学促进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工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D. 科学与技术关系十分密切,但科学比技术重要,因为有了科学,才有技术。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 10 题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 “ 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 ” 皆曰: “ 诺。 ” 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 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 align=right>(《明史·陶鲁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授新会丞 荫:私下,暗地。
B .缮甲兵 缮:修补,整治。
C .羽书狎至 狎:交替,轮番。
D .审敌可乘 审:审查,弄明。
9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陶鲁 “ 多智计,谋定后战 ” 的举措的一组是( )
① 不早备且陷 ② 乃筑堡砦 ③ 建郭掘壕 ④ 为亭其中
⑤ 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 ⑥ 潜师出城 ⑦ 化之为先
A . ①②⑤ B . ④⑤⑥ C . ③④⑦ D . ⑤⑥⑦
10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鲁初登仕途,正遇上两广境内贼寇横行,陶鲁号召地方百姓练兵筑垒,抵御流寇。
B .由于抗击贼寇功绩卓著,陶鲁深受上司的赏识,或因任职期满而升职,或提拔兼职。
C .陶鲁善于安抚人心,又处事缜密,多谋善断,出奇制胜,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倚重。
D .陶鲁虽然连胜贼寇,未离军旅,但并不擅长武艺,他主张教化为先,剿杀只是辅助。
第 | | 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 26 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
( 2 )、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6 分)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1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3 分)
( 2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3 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
( 1 )。____________,何不改乎此度也?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离骚》)
( 2 )。_________,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 3 )。山不厌高,_________。周公吐哺,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 4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 5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而人之所至罕焉,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 2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7 题。
生命的滋味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要的,到底是些什么呢?”
窗外的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快啊!这样白日黑夜不断的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答案。我一直没有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向你描述出我此刻的心情。
而你是知道的,对现在这个时刻,我有多感激。有多珍惜!我心中一直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一种朦胧的幸福,可是,我就是说不出来,几次话到唇边,就是无法说出口,好象隐隐有一种警惕:若是说出来,有些事物有些美妙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了。
而今夜,我就在提笔的那一?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饿心中:“世间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
是的,在命运面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辩和控制的了。
就是说:在这世间有些事物你无法为它画出一张精确的画像来的,一旦真的精确以后。它原来最美的,最令人痛惜的那一点就会消失不见了。有些事物,你也不能用简单和明白的语句来为它下一个定义的,当那个定义斩钉截铁地出现了以后,它原来最温柔的,最令人感动的那一种物质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知道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扰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和莫须有的啊!因为,时间有些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啊!
原来,我如果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极大的欢喜与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而单纯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呢?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单纯,最自然的答案了吧。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要经过多少次的克制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啊!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用我所有的前半生来作准备的啊!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失在岁月里,消失在风里和云里。在有意和无意间忽略了一些,在有意和无意间再忘记一些,然后,逐渐而缓慢地,我蜕变成今日的我,站在你眼前的我: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到总会变成明天的失去,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许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无论如何,藉着我的画和我的诗,藉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终于能得到一种回味,一种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
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
我想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朦胧的欢喜与幸福?是不是就只是你的了解与珍惜?
“我想要的,到底是些什么呢?”
14.第二段中,作者说“我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会在有关“要什么”的问题上“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所说的“渺小与无能为力”,指的是什么?“最美的、最令人疼惜的”与“最温柔的、最令人感动的”具体到此文中指的是什么?(8分)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分别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 1)“一个单纯而自然的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这里“孤单”和“寂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对本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4分
A.作者经过对生命滋味的苦苦追问,觉得生命中许多事情可能真的无法把握,甚至“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只要认真而努力地活过了,喜欢与幸福就是朦胧,也是真喜欢真幸福,有人能共鸣,有人能理解。
B.作者在文中一再提到的“你”其实是个虚拟的人物,仅仅只是友情的代表,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还可以是他,作者只是要用这个“你”来提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并非要“你”理解他的孤独和寂寞。
C.本文从头至尾都采用了独白的形式,作者对生命滋味的思索似乎可感可触,诗意花的语言增添了文章的美感,读者自然会迷失在这富丽、丰沛的文字了,留连忘返。
D.本篇三问通过对生命滋味的种种追问,终于释放了长久存放在作者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明白生命只是一种最单纯最自然的现象,从而坦然地喜欢、感激所值得喜欢与感激的一切。
六、( 12分)
18.请为下面的一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察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行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所给句子补空缺部分,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4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到生命的意义。
20.元旦快到了,蒙城一中邀请到了校友韩明同学回母校演讲。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不超过80字)(5分)
材料:韩明,男, 1985年1月1日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韩明2004年毕业于蒙城一中,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一年级学生。身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60 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5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 21 名聋哑姑娘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精妙绝伦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姑娘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感动了人们。
是啊,那种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令人感动不已。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感动”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
|
|
|
|
|
|
|
|
|
11、(1) (
(2) (
12、(1) (
(2) (
13、(1) (2)
(3) (4)
(5) (每空
14、 (
15、(1) (
(2) (
16、(1) (
(2) (
17、 (
18、导语: (
19、 , ;
, 。(
20、
(
21、作文:(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1. C 2. D 3. B 4. C
二、5. B 6. B 7. D
三、8. A 9. B 10. D
四、
11.(1)陶鲁善于抚慰士人,足智多谋,谋略确定后才去作战。
(2)总共斩敌二万一千四百多,夺回被劫掠以及安抚使恢复旧业的人有十三万七千多,两广人倚重他,把他当作“长城”。
12.(1)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2)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开信写。
13 (1)不抚壮而弃秽兮,乘骐骥以驰骋兮。
(2)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3)海不厌深,天下归心。
(4)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常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五、
14.作者自觉从前一直没有明白,生命其实是一种最自然最单纯的滋味,能让生命“喜欢”就好。
15.(1)没有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描述出“我”此时的心情。(或没办法用几句简单而明白的话,描述出“我”的感激与珍惜)
(2)指作者美妙的感受;朦胧的喜欢与朦胧的幸福。
16.(1)指作者经历了许多焦虑不安之后,终于体味到了生命单纯、自然的滋味。
(2)指生命在历程中认真努力了,却没有听到回响,无人共鸣。
17.B D
六、
18.导语: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外一个“太阳系”的行星照片。
19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你可以做执着的绿壁。
20.韩明同学是我校2004届校友,现在是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
七、作文(略)
附:
【参考译文】陶鲁,字自强,因先辈的功勋被授职为新会县丞。在此时,广西瑶民流窜劫掠各府,没有一个月不攻破城池、杀死官吏的。香山、顺德一带土匪成群,新会县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成群聚集与他们相呼应。陶鲁召集有威望的长者,对他们说:“贼寇的气焰似要吞灭我们的县城,如果不早作准备就将会陷落,你们这些人能率领子弟捍卫吗?”他们都说:“行。”于是就修筑营寨,整治武器装备,训练兵勇,要凭一座孤城来抵御敌寇的进攻。他们修建外城,挖掘壕沟,并在外面布置了铁蒺藜、刺竹等,使城防十分坚固,敌寇若来进犯,总是把他们击败。天顺七年,陶鲁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奏他的功绩,朝廷就近提升,让他主持县政。不久,他又因攻破贼寇的功绩,晋职广州同知,而仍然主持新会县的政事。陶鲁善于抚慰士人,足智多谋,谋略确定后才去作战。他在办公处所后面开凿一个池塘,在池中建一个亭子,却不建桥梁。夜间就召部下到亭中议事,用木板把他渡过来,商议完毕,让他回去。像这样总共跟几个人商量,才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好的采用它,因此他常能克敌制胜却又不泄露机密。当警报轮番到来的时候,陶鲁身穿军服,素有戒备,敛声屏气,神色庄重,等到弄清敌人的弱点,才秘密派兵出城,半夜把敌军包围,早晨就取得胜利。敌寇虽然很善于侦探,却始终不能把握陶鲁的要领。陶鲁做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开军事,历经大小几十次战役,总共斩敌二万一千四百多,夺回被劫掠以及安抚使恢复旧业的人有十三万七千多,两广人倚重他,把他当作“长城”。然而陶鲁统帅军队却不崇尚武力,他曾说:“防治盗贼,要先感化他们,万不得已才杀死他们。”每当平定贼寇,都在那里设县建校来教化当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