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期中考试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 试 卷
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踯躅zhí       桀骜不驯jié       驰骋chéng      怏怏不乐yàng
   B.刹那chà       徇私枉法xùn       晌午xiǎng      灯影幢幢chuáng
   C.椽子chuán       拊掌大笑fù     纤云xiān    否极泰来pǐ
   D.编纂zuǎn       骁勇善战xiāo  勾当gòu     压轴戏zh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          伶俜          屈指可数          鞠躬尽粹
   B.脉博          涣散          欢渡良宵          汗流夹背
   C.喝彩          毛燥          金榜提名          再接再励
   D.名信片        撕杀          金璧辉煌          融会贯通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样一部文不加点而且没有任何注释的古书,求助工具书只是一方面,我们还得学些断句知识。
   B.三寸金莲这些昔日的时髦鞋,如今已成明日黄花,但它背后所包涵的妇女们的辛酸血泪,并未因历史的尘封而失去它的史料价值。
   C.从篮网的远景规划来看,哈里斯的地位比文斯·卡特还高,是球队的重建核心之一。易建联越早表现出与他琴瑟和谐,对自己在篮网站稳脚跟越有帮助。
   D.警方的行动非常迅速而突然,在场的多位公安部门负责人眼看着同僚在开会过程中被带走,不禁感到自危,首鼠两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B.多年来,湖北高校一批从事民间文化学习研究的研究生,调查的足迹踏遍了荆楚大地,他们不断发出“濒危”“堪忧”的呼吁。
C.湖北10月起立法禁止家长私查孩子短信引发争议。
   D.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最终因飞行员应变出色,无人遇难。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一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C.在那些巨大的方阵中,可以读到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强国梦想,也可以看到当代中国越拓越宽广的强国之路——神舟飞天方阵,再现了翟志刚实现中国人首次出舱的瞬间;北京奥运方阵,鸟巢造型迸发万丈光芒;和谐家园方阵,搭载着美好生活的希望;众志成城方阵,凝聚起血脉相连的力量……
   D.在引起全国瞩目后,经历了今年第一轮“打黑”风暴的重庆改变了什么?其中暴露的我国黑恶势力组织调查,能否呈现样本研究的意义?记者在重庆展开了深入调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观赏日食这一壮丽景象的同时,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发生日全食?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正好契合。太阳的直径大约是月亮的400倍,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也正好是月亮的400倍。这两者“此消彼长”就使得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看上去具有同样的大小。对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而言,不是卫星太小无法遮挡住整个太阳,就是卫星太大可以遮挡住好几个太阳。
但这些数字背后也许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天机”。月球是相当“与众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行星的卫星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行星会通过引力把物质吸聚到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扁平的物质盘。在其中会孕育出卫星,这些卫星一般个头较大,且靠近行星。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就是这一类“同源”形成的范例。另一种形成卫星的方式是引力俘获。当有小天体从行星附近经过的时候,由于受到气体阻止或者其他作用的影响,这些原本绕太阳运动的小天体转而就会被行星的引力“囚禁”住。这样形成的卫星通常比较小,且距离行星较远。火星的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就被认为是由此而形成的,火星因此也成为了太阳系中唯一拥有两颗天然卫星的类地行星。
但是月亮相对于地球来说实在太大了,因此既无法通过同源的方式也无法通过俘获的方式形成。行星科学家们相信月球的形成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碰撞。在太阳系的最初1亿年里,小天体在太阳系里横行,其中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这一碰撞彻底改变了地球,由此撞击出的大量物质最终形成了个头偏大的月球。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的月亮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是一种恩惠。由于来自其他天体的引力的作用,地球在绕其自转轴转动的同时地轴也会发生摆动。月球无形的引力可以抑制这种摆动,防止地球自转出现不稳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灾难性气候变化。这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是在撞击中形成的,再加上潮汐的作用,月亮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渐渐地远离地球。于是恐龙看到的日食和我们看到的截然不同。2亿年前月亮要比现在看到的大得多,可以“轻而易举”地遮挡住整个太阳。而对于几亿年之后的地球居民来说,月球已经变得太“小”了,因此不会再有日全食发生。
我们看起来很幸运,正好位于两者之间:形成于撞击的月球正在远离,与此同时它又惠及着地球上的生命。也许正是这一愉快的巧合才使我们有幸能站在这里目睹日全食的发生。
6.下列对“日全食”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日全食发生时,从地球上往太空看,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正好契合。
B.太阳、月亮、地球这三者在大小、距离、时间上的奇妙关系,是构成日全食
 
的关键。
   C.如果从地球上看,月亮小于太阳或者大于太阳,都不可能有日全食的产生。
   D.同一地点出现的日全食与数百年后可能再度出现的日全食并不完全相同。
7.下面对原文部分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段说的“此消波长”,是针对太阳与月亮的直径比例而言的。
   B.月球既不是地球孕育出现的卫星,也不是地球引力俘获的卫星。
   C.行星的卫星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同源”形成,一是引力俘获。
   D.木星的四颗卫星和火星的两颗卫星都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形成的。
8.下面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二段所说的“天机”,是指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形成“与众不同”。
   B.从月球的个头大小来分析,月球只能是在撞击中形成的卫星。
   C.潮汐的作用使月亮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渐渐地远离地球。
   D.太阳和月亮的“大小”正好契合不仅有空间因素,也有时间因素。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上,在同一次日全食发生时,每个人所见的日全食都不可能绝对一样。
   B.恐龙时代月亮离地球要近些,所以从地球上看到的日全食,月亮完全遮挡着太阳。
   C.月球渐渐远离地球,也就导致月球体积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不会再有日全食。
   D.中国长江流域于2009年7月22日所见的日月“愉快的巧合”奇观是唯一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秦士录   宋濂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叩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弼曰:“若不知关中有邓弼耶?”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 align=right>(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有删节)
【注释】①秦:地名,今陕西一带。      ②阍(hūn)卒:守门的兵士。
③槊(shuò):长矛。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轻视。
B.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相:互相。
C.两生素负多才艺               负:仗恃。
    D.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阴:暗地里。
11.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能表现邓弼文才武艺的一项是
①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     ②酒酣,解衣箕踞。
③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④若不知关中有邓弼耶?
⑤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⑥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用极简略的文字,从邓弼的外形写到勇力,最后交代其使酒任气,突出其性格中的一个“狂”字。
B.邓弼求见德王时,德王三问,邓弼回答只三个“能”字,如此简洁明快,显示了他的自恃自傲和胸有成竹。
C.德王为了试探邓弼的身手,给了邓弼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让邓弼孤军奋战,结果邓弼杀掉了五十个持长矛的敌人,让德王抚髀欢叹。
D.本文以虎虎有生气的笔触,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一个能文能武、亦狂亦侠、蔑视礼法、有意用世的“秦士”形象,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彼此倾轧造成的对人才的压抑,表达了对邓弼一生的惋惜和感慨。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3分)
(2)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3分)
(3)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说明】公元1196年除夕前五日,白石道人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里,途经吴松(今江苏吴江),遂作此词。
(1)历代认为“画船愁过石塘西”中的“愁”字用得极妙,请对“愁”字进行赏析。(4分)
(2)全词是怎样将景和情联系起来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填空。(6分)
(1)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屈原“乘骐骥以驰骋兮,       ①       ”(《离骚》),心怀祖国,孜孜不息;李白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吟出一句“         ②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傲岸不屈,追求人格独立。“       ③        ,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人生的路上,我们努力付出过,那么,当我们再回首人生时,便可无憾!
(2)同是描摹音乐,白居易让我们听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李贺笔下的音乐则是“女娲炼石补天处,          ④           ”(《李凭箜篌引》)。
(3)《    ⑤    》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4)南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北朝乐府民歌《     ⑥     》并称为“乐府双璧”。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味 道
曾经在路边的报亭旁,看到一个傍晚收工的年轻人。是个在街巷上做饼的青年,一辆三轮车,一口锅,一罐气,一袋面,一个钱盒,便是他全部的家当。他显然是在北京闯荡了许久,对于报刊亭的老板,也是熟悉。将车刚刚停住,老板便朝他喊,嘿,你要的杂志,今天终于来了!这样一个头发蓬乱、衣服上沾满了面粉的年轻打工者,我猜想他所喜欢的杂志,当是火车站旁经常出售的那些纯粹刺激感官的低劣报刊吧。但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拿了一本心灵小品类的杂志,而且,那一期上,恰恰有我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个风尘仆仆的年轻男人,想他在灯光昏暗的出租屋里,于周围人此起彼伏的划拳声、哈欠声和恶俗笑话中,连唇边的饭粒也来不及擦,便倚在床头,翻看起最新买来的杂志。这样的夜晚,整个城市正在灯红酒绿中,沉醉迷离,有人吞云吐雾,有人酒吧买醉,有人迷失街头,唯独他,用一本安静的杂志,将喧嚣屏蔽在心灵之外。或许,还没有家庭的他,也会在日后慢慢成为一个世俗的男人,但那一刻,我还是愿意,将他异乡捧书夜读的安然,看成是一朵槐花,在农家的院里,在有月亮的夜晚,将朴实无华的香味,传给哭啼不眠的孩子。
     也常在网上,闻到许多辛辣刺激且呛鼻的味道。记得一个热闹的漫画群里,有一个人,看到新来的我,得意扬扬地将头凑过来,说,知道么,我边玩儿边画,很轻松地,一月便可挣到过万银子,而且,是要有人一次次求我找我,才肯画的,不像你们写字的人,那么辛苦地熬夜,眼里熬出血丝来,还未必有人会用。我在群里,看着他跟一些新手,傲慢地夸耀着,犹如一个打着饱嗝、财大气粗的商人,觥筹交错中,看得见镶嵌的金牙上韭菜的痕迹。
   这样在人面前,将视线高傲扫过的人,我曾一次次地遇到。譬如在会议上,将别人的观点批得一无是处的某个专家;譬如MSN上,只肯用英语与我交流的在国外的某个镀金者;譬如心情不好,无缘无故地冲自己下属发脾气的领导;譬如有了一点的成就,便自视甚高而不肯与比自己低的人闲聊的所谓名家。当我与他们遇到,听见他们夸夸其谈,常常会下意识地,想要掩鼻走开。我总是会从他们的身上,嗅到一股浓重的韭菜包子或者大蒜的味道。这样的味道,经由一个发酵许久的隔了夜的饱嗝,打出来,愈加地俗恶不堪。
    曾经在市区的公园里.看到一对父女。是周末清爽的早晨,女儿牵着父亲的手,默默地向前移动。父亲显然是患过脑瘫,神情有些呆滞,但还是在女儿的牵引下,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动着。周围,是鸟语花香,而做女儿的,却只是注视着父亲的脚步。他们之间,并没有语言,甚至在这样一个活力充沛的清晨,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略略不合时宜。
    行了不过是几十步,做父亲的,便累了,不管女儿怎样哄劝,都孩子似的不肯再前进一步。30多岁的女儿,就将随身携带的小板凳放在路边,让父亲坐下,而后,她蹲下身去,为父亲脱下鞋子,轻轻地按摩着他的脚掌。这当是他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镜头吧,但那一刻,我还是被这样一对父女,深深地打动。在那样一个几十种花,竞相绽放的清晨,我却只闻得到茉莉的浅香,它们温柔缭绕着,如一股溪水,浸润着我的心田。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与成千上万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将别人视作可逃或可亲的花香;而也必有人,从我们身上,闻到同样馥郁或者刺鼻的味道。而你,在人群中,于时光里,究竟想要沉淀出哪一种?
< align=right>    (选自2009年第6期《散文》)
16.通观全文,说说“味道”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说出你对第3段划线语句的意思的理解。(4分)
18.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主旨?请作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最后一段说“而你,在人群中,于时光里,究竟想要沉淀出哪一种?”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希望你“沉淀出哪一种”?(4分)
 
六、(12分)
20.据报道,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全校师生,并在初二(5)班和学生一道“起立”,问老师好。温总理深情地说:“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启迪,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总理的这句话意味深长,耐人深思。
请联系社会生活,分条谈谈温总理称“永远是学生”的深长意味。(4分)
21.根据相关文学常识和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第二句的句式,在前后的横线上写三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之于人,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穿越生命、穿越心灵的选择。
22.根据下面的报道,给“灰霾”下一个定义。(4分)
【本报讯】“薄纱”笼罩,灰霾不散。昨日,武汉遭遇今秋首次灰霾天气。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武汉市都是干燥无雨天气,笼罩上空的灰霾至少要到明天才能消散,市民最好不要选择在户外晨练。
昨日早上5时许,江城上空就被一层若隐若现的“薄纱”笼罩。登楼远望,天空呈现半透明的浑浊状,远处的建筑和树木模糊不清。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治勇介绍,这不是雾,是细小的尘埃、烟等微粒悬浮在空中,与大气中的小水珠混合,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黄治勇分析,近期武汉一直是晴天,且空气干燥,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增多。昨日武汉空气湿度有所增加,风力较小,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并积聚在近地层,导致今秋首次出现灰霾现象。
< align=right>(摘自2009年10月6日《湖北日报》,有删改)
灰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要求:①请以“心的晴雨”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立意符合材料内容;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答案
 
1.D  A项“骋”读chěng     B项“晌”读shǎng    C项“拊”读fǔ
 
2.A  A项 苍→沧  粹→瘁             B项 博→搏   渡→度   夹→浃
      C项燥→躁    提→题  励→厉    D项名→明   撕→厮   璧→碧
 
3.B  A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意为删改,不指标点。此处望文生义。
      B项 明日黄花: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用在此处正确。
      C项 琴瑟和谐:比喻夫妇情深意笃,非常和美融洽。用在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D项 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此处似是而非。
 
4.C  A项 成分残缺,应为“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之外”。
       B项搭配不当,“足迹”不可“踏遍”,可去掉“调查的足迹”。
       D项 句式杂糅,可删去“原因”或“由……所致”。
 
5.D  A项 引文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引用,句号应在反引号外。
       B项 括号应在“黎明”的后面。
       C项“神舟飞天”“北京奥运”“和谐家园”“众志成城”应分别加上引号,以示强调。
 
6.C  如果看上去月亮大于太阳,同样会有日全食,只是情形有所不同。
 
7.B  A项从文中看,“此消彼长”应包括“太阳与月亮的直径的比例”与“太阳与月亮到地球的距离的的比例”两方面;C项漏掉了“通常情况下”这一限制条件;D项文中说“同源”形成的卫星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而火星的两颗卫星是引力俘获形成的。
 
8.C  由原文“由于……再加上……作用”可知,潮汐只是其中一种作用。
 
9.C  月球并非真的越来越小,而是视角上感觉变“小”了。
 
10.B  “相”在这里指“我”。《孔雀东南飞》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的“相”就是这种用法,根据上下文也很容易推导出来。
 
11.C  ②表现邓狂放不羁。④表现邓的狂妄和自信。⑤表现邓的傲慢和对德王的不满。
 
12.C  “邓弼杀掉了所有的敌人”是不正确的,文中说是“连斫马首堕地”。
 
13.(1)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荒山僻野罢了,不能忍受你们的窝囊气!(“不我从”,不接受我的邀请,是宾语前置句式,译出一分;“亡命走山”译对一分,“亡”和“走”都是“逃跑”的意思;句意一分。)
(2)泰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几千字的信,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造”译对一分;“袖”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笼在袖中”,译对一分;句意一分。)
(3)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下来。(本句共三个得分点,“诸”是“之于”的意思,“会”是“恰逢”的意思,“隙”有“矛盾、不和”的意思,每个得分点一分,句意一分,共四分。)
【参考译文】
邓弼,陕西人。身高七尺,能以力大服众。邻居的牛正在相斗,无法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被折断,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并且酒后使性,怒视旁人,人们见了他总回避,说:“他是狂人,别接近他,接近他就一定要受到羞辱。”
一日,邓弼独自在青楼饮酒,两位书生经过楼下,(邓弼)赶忙下去拉他们一同喝酒。两位书生向来瞧不起邓弼,便竭力拒绝他。邓弼发怒说:“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山泽罢了,不能受你们的窝囊气!”两位书生迫不得已,只好听从了他。酒兴浓时,邓弼解开衣服,两腿像簸箕一样岔开,席地而坐。两书生向来听说他酒后会撒酒疯,便想起身离开,邓弼制止他们说:“不要走!我也粗略读过一点书,你们怎么把我看做口水鼻涕一样?我今日并非想请你们喝酒,而是想略吐胸中不平之气罢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书籍任凭你们提问。”两书生随即从七部经典中,摘出几十条来问,邓弼一一举出传文和疏证,不漏掉一句话。邓弼笑着问:“你俩服还是不服?”两人彼此相看,颜色惨淡,再也不敢提问了。邓弼又叫添酒,披头散发跳着说:“我今天压倒‘饱学之士’了!古人学经是要养气,如今的人一穿起读书人的衣服,反而就毫无生气,只是想舞文弄墨,视一世豪杰为小儿,这怎么可以呢?你两个算了吧。”两书生向来自恃博学多才,听了邓弼的话,感到非常羞愧。
泰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几千字的信,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守门的士兵不替他通报,邓弼便接连击倒好几个人,声音让德王听到了。德王叫侍卫把邓弼抓进去,想鞭打他。邓弼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您为什么不礼遇壮士?如今虽然号称天下无事,但东海岛上的部族(指日本),还没有称臣降服;西南众多野蛮部落,虽然说称臣进贡,却行使与中原皇帝一样的礼制。如果您能得到一两个像我这样的人才,让他们带领十万精锐善战的士卒去征伐,那么普天之下,就没有哪一处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大王您怎么不礼遇壮士呢!”堂上的人听了这番话,大家都缩起脖子,吐出舌头。德王说:“你自称壮士,懂得拿起兵刃,大呼直前攻占坚固的城堡么?”回答:“行!”德王问:“于百万军中,能够刺杀大将吗?”回答:“行!”“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回答:“当然!”德王对左右的人说:“姑且试试看。”又问邓弼需要什么,邓弼说:“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德王吩咐照给。暗里派出精于用长矛的壮士五十人,飞马出东门外(埋伏)。然后叫邓弼前去。德王亲自观战,当邓弼到达东门外,埋伏在那里拿着长矛的士兵一起逼进;邓弼吼声如虎,直奔向前。所有人马,惊惧倒退五十步,大惊失色。一会儿,烟尘漫天,只见双剑飞舞在云雾之中,连连砍下的马头落在地上。德王拍着大腿,高兴地说:“真是英雄!真是英雄!” 于是吩咐拿酒奖赏邓弼,邓弼就站着喝酒,也不跪拜。
    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下来。邓弼知道后慨叹道:“天生一副铜筋铁骨,不让我在疆场上建立功勋,竟然让我默默无闻地困死在草野,这是命!也是时运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到王屋山做了道士,十年后死去。
 
14.(1)画船经过石塘西时,满河打头风浪,把船猛烈摆布(1分),著一“愁”字,将“画船”拟人化(1分),似乎画船也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形象表现出词人因风浪阻碍行程的愁绪(1分),更突出了词人的归家心切(1分)。
(2)词上片极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景象惨淡,借景抒发归家急切之沉重心情(1分)。下片极写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景象喜庆,将自己即将归家的欢愉心情寓于景色描写中(1分)。全词运用对比手法,将上片的哀景愁情与下片的乐景欢情进行对比(1分),以突出词人的归家之乐(1分)。
 
15.①来吾道夫先路也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④石破天惊逗秋雨   ⑤诗经                 ⑥《木兰诗》
 
16.含义:能反映一个人内在本质的素养、情趣及精神面貌。(2分)
    作用:①味道是串联全文材料的红线;(1分)
②反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1分)
 
17.这句话是说作者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的粗鄙、恶俗、丑陋的行为,让他受到煎熬,难以忍受。(4分)
 
18.对比。(1分)
本文将“年轻男人”所处环境及行为与其周围环境及其周围人们的行为对比,突出“年轻男人”身上“槐花”般的“香味”;(1分)
将上网傲慢夸耀的画家、“某个专家”、“镀金者”、“领导”、“名家”等的行为与“年轻男人”、“30多岁的女儿”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身上的“可亲”的花香。(1分)
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年轻男人”、“30多岁女儿”身上体现的“味道”,使读者知道自己应该沉淀出哪种“味道”。(3分)
 
19.应该沉淀出那让人可亲、浸润别人心田的馥郁的味道(1分),亦即有高尚情趣、善待别人、谦逊而富有爱心的品质。(3分)
 
20.(1)这是对尊师重教的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2)这是对当前社会时弊的无情抨击;
(3)这寄托着他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答两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1.面对昏君佞臣,屈原选择了投江;
    面对田园自由,陶潜选择了弃官;
    面对大江东去,苏轼选择了旷达。
(写出一句给1分,三句全合要求给4分)


22.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尘埃、烟等微粒与大气中的小水珠混合并积聚于近地层使天空呈    现浑浊状的天气现象。(三层定语各1分,判断准确1分)
 
23.请参考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提示】
材料的意思是:由于心情不同,对晴和雨的感受也不同,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心“晴”,是指高兴、喜悦、舒坦、轻松;心“雨”,则指烦闷、苦恼、忧愁、痛苦。
如果写成记叙文,就紧扣“心情”去构思立意,侧重在一个“情”字;如果写成议论文,就取材料所蕴含的哲理去拓展延伸,侧重在一个“理”字。

    
相关资料

  成都市川化中学高12级人教版高二上册半期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语文期中模拟卷
  于都二中08级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金川公司一中2009年—210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此资料已经删除!
  唐山二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洪湖二中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阆中中学高2010级2008年高二秋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08—09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二上期期中试卷
  北京市2007-2008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冷水江市第七中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沅陵一中2007年人教版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科学城一中高09级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五美中学2007—2008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2006—2007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试卷
  普州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科学城一中2007年人教版高中第三册期中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兖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四川大学附中05-06学年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南康二中2006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蒙城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重点名校期中考试试卷
  岳阳县2005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浙江省湖州市200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西南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