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简要分析巡警这个人物形象。
    13.对下面两句舞台说明,结合人物形象进行解释。
      a.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b.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
 14.下列对文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剧本通过难民、穿着破军装的大兵,反映当时人们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B.剧本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巡警与大兵的对比、难民与王利发的对比,反映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C.巡警为王利发打发走了难民和大兵,说明巡警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有着重要作用。
 D.王利发“不打发”难民,却把钞票递给巡警、大兵,说明他有欺软怕硬之嫌,也是在动荡社会中无可奈何的举动,作者用批评的笔调表现了他。
 E.大兵的行讨和强要,既揭示他们蛮横无理的本性,同时又揭露战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灾难。
(二)
宋恩子  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王利发  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吴祥子  我们不看簿子,看人!王利发  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宋恩子  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吴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宋恩子  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15.吴祥子、宋恩子是什么样的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靠抓人为生的受迫害者        B.统治阶级的鹰犬爪牙  C.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的流氓无赖              D.不受任何人管的地头蛇  16.不能够反映反动当局腐朽荒唐、社会黑暗的一项是                  (      )  A.现在,连我们也欠响啊        B.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  C.拿住人就有津贴              D.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  17.王利发说的话能说明什么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时局势动乱,军阀混战不断  B.人民生活艰难,苦苦挣扎,受尽欺压  C.只有有钱人才能上大学        D.王利发对当时局势认识清醒,借机发财  18.王利发的对白能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精明圆滑、善于应酬          B.自私自利、老实忠厚  C.豪爽直率、善良诚实          D.谦恭温和、狡诈机变  19.下列对《茶馆》语言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物语言个性化。善于从人物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其说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  B.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独特的幽默风格  C.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京味京腔,地道方言  D.完全诗化的语言,格调纯洁高雅
三、填空
 20.老舍,原名         ,字       ,他著名的小说有《          》。1951年因剧本《         》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的称号。课本节选自《        》,这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
 21.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具体表现为剧中            冲突;戏剧冲突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运动;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             ;戏剧语言则包括             和                。
   22.话剧以                为主,歌剧主要是以                来表现剧情,这是由于剧种不同而形成的戏剧语言形式的差异。
(三)
 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经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子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20.“它已改变了样子和作风”是改成了什么样子和作风呢?  样子的改变是指茶馆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作风的改变指茶馆变得____。
  21.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为什么作者认为这种改变让茶馆“有了新的发展”? 
 2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
 23.对这段舞台说明分析正确的项是                                  (      )  A.交待了故事发展的具体地点。B.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C.通过写茶馆的变化,表现王利发的精明能干和顽强的生存能力。D.对即将发生的故事作了简单介绍。
参考答案
  一、1.解析:缧绁léi xiè。答案:C
  2.解析:A.撑腰;C.兵荒马乱;D.津贴。答案:B
  3.解析:A句词义误用;B句改为“比比皆是”;C句改为“心中有数”。答案:D
  4.解析:A.“问题”应为“意见”,“补充”应为“纠正”。C.“顺利地”应置于“找到”之前。D.主语“报告”与后面谓语搭配不当。答案:B
  5.解析:扣住后文的“又静”,理清内在的事理联系。答案:C
  6.解析:①②③⑨属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④为旧民主主义者;⑤⑦⑩是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⑥⑧是社会的渣滓。答案:B
 7.解析:①借代,反问;②暗喻;③借代;④夸张;⑤夸张,比喻;⑥暗喻;⑦反问、借代。答案:A         8.C   
 9.B(常四爷敢作敢为,正直倔强,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愤恨,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0.B(两数连续表示约数,中间不用、)
  二、(一)11.本段通过难民的央告,巡警的勒索,逃兵的蛮横,反映了由于军阀混战造成社会不安的状况。
  12.首先表现出他凶狠,他一句“滚!”难民自动散去;其次他狡猾贪婪,他借势两次勒索王利发,打发不了大兵,便主动帮大兵要钱。
  13.a.说明大兵的贪婪和蛮横;b.表现了王利发无奈的愤怒。  14.AE
(二)1.B  2.D  3.D  4.A  5.D(三)1.陈设 布局 档次 合乎当时的潮流2.时代变化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使旧中国经济萧条,茶馆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茶馆的这种变化,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新发展”是反语。3 “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4.AB
三、填空
1.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龙须沟》,“人民艺术家”《茶馆 》
2.人物性格;戏剧动作;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3.人物对话,演员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