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名著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2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这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真)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丝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史书。        

    前面说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认为恰恰相反。从中有许多的破绽,例如贾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经暗示到其是一悲剧人物,而到高鄂的笔下它又成了一个乐于学习又参加考试而考取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丢下已经怀孕的宝钗出家为僧。而且据说高鄂是因为一个上任的资助,取续写红楼的,我认为一个初衷就不那么纯洁的人,并且也没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写的《红楼梦》。是无法写好的。再说想象曹雪芹一样的来刻画人物是非常难的,不是容易达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这四十回不写,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还是挺美好的。                             

    警语: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干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它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相关资料

  《红楼梦》整本书单元测试卷
  “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主要人物判词及解析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9--84回)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测试题101-120回
  《红楼梦》章回练习(第1--18回)
  《红楼梦》整体阅读测试题85-100回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一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及练习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ppt课件2
  《红楼梦》名著导读ppt课件(63页)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解读ppt课件
  红楼梦经典小故事(27篇)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4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ppt课件1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案1
  整本书阅读指导pptx课件
  《红楼梦》故事梗概
  有关《红楼梦》的古诗词大全
  读《红楼梦》有感(二)
  《红楼梦》读后感:让我悄悄告诉你
  《红楼梦》判词
  读《红楼梦》有感(8篇)
  红楼梦诗词全集(含图)
  《红楼梦》读后感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