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

幽径悲剧·课后习题详解
 

一、本题强调“你”,强调主观感受,答案不必统一。
这位老教授的心中,自然物同人一样,有灵性,有感情。他对自然物的感情,像对人一样,非常细腻,非常丰富。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特别深切,他爱自然美,他爱生命,自然物对他有强烈的感染力。他认为自然物的命运也反映出人性的善恶,他为自然物的破坏而痛心疾首,悲愤惆怅。
二、1.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因为作者认为自然物的命运也反映出人性的善恶,幽径的古藤得以幸存下来,表明人性还没有完全泯灭,所以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
2.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感情过分纤弱,成不了伟人;一方面,也略含贬义,讥讽他们的失误,做了蠢事,破坏了美好事物却毫不心疼。
3.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作者批评世人一味追求实利,缺了点人文精神,缺了一点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怀。
三、这棵躲过了一场大浩劫的古藤,却毁于愚氓之手。也许这个人认为这棵藤会影响大树的生长;也许这个人认为这棵藤攀附在大树上,不美,该砍。总之,他不了解这是一棵有着文化内涵的古藤,这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古藤。他竟然如此不懂得珍爱自然生命。作者十分痛心地写了它被砍后的惨状;成了吊死鬼,像“失掉了母亲的孤儿”,“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说它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还未来得及知道自己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这越发令人感到痛心悲哀。
四、略。
(一)
①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qiú________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è________。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成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②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hú________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根据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
2.“我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看到被砍断的古藤时,古藤被砍的时间不久,这有________语句可表明。
4.选段①表达出了十足的悲味,请写出相应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语段,捕捉重点词语。)
5.选段②中的第1句是作者的________之说,该段中这样的语句还有,如________。
6.加粗的“如此”指代________。
7.联系全文看,对古藤的被砍,表现了作者极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抒写了作者热爱美丽的________的情怀。
(联系文章主旨解答。)
 
 
(二)
女神雕像
那里有小河,有草坪,有树,有鸟,有清爽的空气。那是个城市人最爱去的地方,那是个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的地方。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
我又去那地方的时候,河边的草坪上竖起了一尊女神的雕像。白色大理石雕像,身材修长,披着长长的飘带,面带微笑,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我端详着女神,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喜悦,欣赏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又多了一缕爱意,又添了一份柔情,此后我就常到这里,像拜访可敬的女士,像会见纯洁的朋友,我们默默地谈心。我从和她的一次次交谈中,获得感悟,受到陶冶。
我再去那地方的时候,感到女神有些异样,忙走近她,突然发现她右手的中指断了一节,我愣了一下,心痛地抚摸她的伤处,坚硬的大理石竟有微微的温热。断指仿佛还滴着鲜红的血,女神脸上也挂着晶莹的泪珠。这天散步,没有减轻丝毫的烦闷,反增添了一份沉重。
一连几夜,我都在做着奇奇怪怪的梦:先是梦见一个醉汉摇摇晃晃地走来,头发蓬乱,两眼发红,不断撕抓胸口,衣服被撕得破破烂烂。他走到女神身旁,就吼叫着,捡起石块砸断了女神的手指……又梦见一位青年,眼神忧郁,在河边走着咕哝着。他咕哝几句又嘿嘿地笑,笑过,又咕哝。他走到女神身旁,斜视了一会儿,突然恶狠狠地骂了句脏话,猛扑上去,张开大口,露出钢钳似的板牙,就把女神的手指咬断了。我断定,他是在多次失意之后,对周围的人产生了一种敌意……再一次,又梦见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由远而近地走来,一路走,一路随心所欲地掐掉刚开的花朵,折断嫩绿的树枝,踢倒大熊猫形状的垃圾筒,打碎电线杆上的路灯。走到女神身旁,也就随心所欲地砸断了女神的手指。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愣愣地想,他是因为生活的坎坷太多,要借此发泄胸中的积怒,还是因从小缺乏教养,积成了摧残美好事物的恶习……
女神的断指,使我有好多日子难以安宁。
我到那地方去得更勤了,不是只为了散步,更多地是为了探望受伤的女神,看她的伤处是不是还在滴血,看她的断指是不是生出了鲜嫩的肉芽儿,是不是长出了完整的新手指,女神很年轻,年轻的女神的生命力是极强大的。
女神仍然挺立着,仍然微笑着,仍然温柔地注视着迎面走来的男男女女,无怨无恨,稳静静。稳静是自信。她撒播着爱,她耐心地等待着收获的季节。
(扣住社会公德和公共设施品析。从关爱方面去品味。)
1.对第一自然段中“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lign=right>(    )
A.那里有小河,有草坪,环境优美
B.那里有树,有鸟,空气清爽
C.那里有一尊美丽的女神雕像
D.那里最易消除疲劳和忘掉烦恼
2.对画线句“反增添了一份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lign=right>(    )
A.为女神的断指还在流血而焦急
B.因不能再与女神交谈而深感遗憾
C.为雕像断指后自然景色不再美而感伤
D.因某些人不讲社会公德,摧残美好事物而痛心
3.文中借梦境详细描述雕像断指的具体情景,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神雕像在文中象征了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5.文章第六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末尾“收获的季节”比喻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虬 曳 斛 2.发现那棵古藤被人砍断 3.花朵还在微笑 4.吊死鬼 砍断 痛哭 5.自谦 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甘为……流泪叹气 6.我是一个渺小的人 7.悲哀 愤怒 大自然
二、1.文中第一小节讲过“那里有……,那是个……,那是个……,我只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那地方了”。故选“C”。
2.运用排除法,因为A、B、C都是从表层理解,且不是对主旨的揭示,文中的第3节更多的只是作者的内心感受。“D”揭示了主旨,选“D”。
3.批评不讲社会公德,破坏公益设施的种种表现 4.爱、柔情、纯洁美好 5.关爱公益设施,看是否修复了 6.人们思想道德提高之时。
 

    
相关资料

  《幽径悲剧》导学案4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8
  《幽径悲剧》教案7
  《幽径悲剧》ppt课件(24页)
  《幽径悲剧》教案6
  《幽径悲剧》导学案3
  《幽径悲剧》导学案2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
  《幽径悲剧》教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34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7页)
  季羡林《幽径悲剧》原文阅读
  《幽径悲剧》说课稿2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5
  《幽径悲剧》ppt课件(23页)
  《幽径悲剧》flash课件1
  《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中心思想
  《幽径悲剧》ppt课件(55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导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11
  《幽径悲剧》ppt课件10
  《幽径悲剧》导学设计
  苏教版《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教案及练习
  季羡林《幽径悲剧》mp3音频朗读
  《幽径悲剧》ppt课件9
  《幽径悲剧》说课稿
  《幽径悲剧》语段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8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