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七颗钻石》例题练习

七颗钻石·典型例题

1  选择题

范例1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在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小鸟在欢快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D.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解析  此题意在锻炼、考查学生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答题时必须紧密联系前后文的内容。前文说是“动植物的世界”,所以后面在举例时大体应按照由动物至植物的顺序。第一个例子为“有色彩斑斓的金鱼”,后面所填内容也应该是“有什么样的什么”这样的句式。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

2  填空题

范例2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泰州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  此题意在锻炼、考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力。前面的两个例句其实隐含着这样一个信息,即“水”正是“鱼儿”所需要的,所以能带来快乐,而“阳光”正是“小草”所需要的,所以能带来快乐。如:如果你是鸟儿,那快乐就是蔚蓝的天空;如果你是骏马,那快乐就是广阔的草原;如果你是风筝,那快乐就是暖人的春风;如果你是小船,那快乐就是平静的湖水。

3  课外阅读

寻找生命归宿的年轻人

1〉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他也不剪,懒得做任何事。

2〉在家人的苦心劝说下,他去跟一位画师学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巧,第四个月上他离开了画师,说:“这玩意没什么可学的!”

3〉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就碰上一次好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的钱。到了第七个月上,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意儿也没什么可学的!”

4〉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有意思,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

5〉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地方,都觉得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到了昆仑山下的一片林子里。

6〉“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适合的位置,位于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空气干燥,流沙移动可避免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到后世。何况这里人烟稀少,他死后可以清静,免除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长眠,明天就上吊。

7〉第二天,他到一根五百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车轮子。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

8〉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他搬车子,他想,搬完车子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

9〉就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帮忙。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不然庄稼就会干枯啦;种葡萄,不然夏天院子里就没地方乘凉啦。一件事又一件事,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一天天推迟死期。

10〉秋天的时候,老人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直要死吗?对不起。为我的事耽误了你这么久,现在,你可以去死了。”

11〉年轻人看着这块美丽的田园,林带,葡萄架,堆满粮食的仓库,长满了绿草的水渠两岸,还有新盖的房子,盛开的鲜花……这一切;全都和自己的汗水有关系,让他舍不得了。

12〉他决定不死了,和老人好好活下去。

13〉他又开始画画了,画得非常好,而且他会做生意,卖画赚了不少钱,最后他开始总结和思考这里的人生意义,准备写一部哲学著作,题目就叫《生存智慧》。

14〉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

范例3  (1)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忧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烟稀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段情节结构上看,是全文的引子。它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③段写聪明的年轻人学画画,学做生意,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然而他却想到了死,其原因是什么?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初读时感到内容离奇,细细品读又觉得故事的发展和结局都在情理之中,这与小说严谨的结构是分不开的。例如,情节上的前后照应就是结构严谨的突出表现,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举出二至三处前后照应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这篇小说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的生存与死亡有时也决定于偶然的因素。

B.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C.劳动成果体现了人生的美丽。

D.在运用自己的智慧中品味人生的幸福。

解析  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与发散能力。

1)皱(zhòu)  赚(zhuàn)

2)①忧郁:忧伤,愁闷。  ②人烟稀少:人家和住户很少。词语不但要理解更要会运用。

3)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情节的发展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层次,开头部分往往起到设置悬念或铺垫的作用。

4)原因:他通过学哲学觉得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意图:为小说后面写年轻人真正明白人生意义作反衬。

5)例如:第八段“再死也不迟”与第四段照应。第十段“你不是一直要死吗”与第八、九段照应。第九段“一天天推迟死期”与第四段照应。第十二段“他决定不死了”与第四段照应。第十三段“他又开始画画了,画得非常好”与第三段照应。……

6)A  A选项的内容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宿命的人生观。


    
相关资料

  《七颗钻石》ppt课件(13页)
  《七颗钻石》图片素材(6张)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说课稿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教案5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教学设计4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教案3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教学设计2
  四年级上《七颗钻石》教案1
  《七颗钻石》mp3音频朗诵(男声)
  《七颗钻石》评课稿2
  《七颗钻石》教案13
  《七颗钻石》表格式导学案3
  《七颗钻石》ppt课件(22页含音频)
  《七颗钻石》课堂实录(获奖)
  《七颗钻石》ppt课件(11页)
  《七颗钻石》评课稿(3篇)
  《七颗钻石》学导构练创学习卡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2
  《七颗钻石》导学案2
  《七颗钻石》ppt课件(8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12
  《七颗钻石》ppt课件20
  《七颗钻石》ppt课件19
  《七颗钻石》导学案
  《七颗钻石》ppt课件18
  《七颗钻石》ppt课件17
  《七颗钻石》学案
  《七颗钻石》讲学稿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11
  《七颗钻石》读后感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