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积累与运用(5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吾得兄事之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籍吏民,封府库
            2.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大王来何操?
            3.对下列句子中“谢”字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③ 阿母谢媒人
            ④ 谢家来贵门             ⑤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⑥ 则与丰酒,哙拜谢
            A.①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⑥/④/③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财物无所取          D.沛公居山东时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A.又以刃刺酒翁。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二、文言文阅读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 (使动用法,使……随从)
            B.若入前为寿 (如果)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请允许我)
            D.翼蔽沛公 (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良曰:“长于臣。”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二)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李密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
            B.作者在本段说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本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三)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2,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0 .下列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火尚足以明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仓皇东出
            B 逸豫可以亡身    李牧连却之                会盟而谋弱秦
            C 函梁君臣之首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满招损、谦受益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于仆碑,又以悲古书之不存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其孰能讥之乎
            12、与“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此三者,吾遗恨也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3、作者认为得“非常之观”要有几个条件,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
               A.两个:有志,不随以止            B.三个:有志,有力,有物相之
             C.四个:力,志,物,不随以怠      D.五个,志,力,物,已不悔,人不讥
            (四)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4.下列与“难为俗人言也”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重为乡党所笑        B. 为十表,本纪十二
            C. 故士有画土为牢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15.对上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 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
            C. 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D. 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
            (五)
            阅读课外文言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磐置水中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18.下列句子中对“之”字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19.下列句子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① 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③ 专以射为戏
            ④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试卷II(非选择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三、默写和翻译(30分)
            21、名句默写(7句,每空1分,共16分)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                            ;
                                  ;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
            (3)郡县逼迫,                       。州司临门,                              

            (4)入之愈深,                        ,                        。
            (5)夫夷以近,                     ,                 ,                    
             。
            (6)然力足以至焉,                   ,                                。
            (7)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
            22、课文翻译(7句,每句2分,共14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刺谬乎?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
            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注]余光中,台湾作家。
            23.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5分)
            
            24.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5分)
            
            五、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为了招徕顾客,他们都在广告上大做文章。一个捷足先登,在橱窗广告牌上写下一行醒目大字:“伦敦最好的裁缝。”全城第一,口气不小。另一个看后反应敏捷,在同一天也挂出一个广告牌:“英国最好的裁缝。”全国第一,更胜一筹。第三个裁缝自然不甘败下风,但他头脑冷静,没顺着他俩的思路写下去,却出人意料地在自家广告牌上写道:“本街最好的裁缝。”结果一语惊人。
            请对上面的材料进行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 不少于800字。
             答 案
            1 【答案】D(名作动,其余名作状)
            2 【答案】A(A项省略介词“于”,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其它是宾语前置)
            3 【答案】C〔①(谢罪)/②④(辞别)/③(回绝)/⑤(告诉)/⑥(致谢)〕
            4 【答案】C(婚姻,儿女亲家;非常,不同寻常;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
            5 【答案】D(D项“凭”,“凭借”,其余均为“用”)
            6 【答案】B(若,你)。
            7 【答案】D(A、B、C都是状语后置;D是省略句,与(之)饮。)
            8 【答案】C(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不是“坚决反对”)
            9 【答案】B(“不矜名节”,不是考虑名誉和节操。)
            10 【答案】D(D项中,逼,逼迫;满,自满;灭,灭亡。都没有活用。其它项都有活用。)
            11 【答案】C 
            (C项,至,到达。A项,于,(1)到了;(2)对于。B项,以,(1)而且;(2)因为。D项,其,(1)他们(代古人);(2)难道。)
            12 【答案】D(和例句一样,都是介词结构后置)
            13 【答案】B
            14 【答案】D(为,当介词,“对”。)
            15 【答案】B(创作目的,不是创作风格。)
            16 【答案】D (竟,从头至尾,一直到。)
            17 【答案】A (以,凭借;以,用。)
            18 【答案】C (之,指代“饮食”。)
            19 【答案】D (①表现李广的军事谋略, ③表现李广的兴趣和射箭技术,⑥侧面表现李广爱护士卒)
            20 【答案】D(不是无力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而是不愿意面对刀笔吏对自己进行辩护。)
            21.略
            22.略
            23 【答案】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唯有“雨”成为二者的联系。
            “冷”字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祖国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
            【评分标准】“雨是自己与祖国的联系”2分;“冷”是雨的外在特征2分;与作者的情感一致1分。
            24
            【答案】文中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滴滴点点滴滴”等,不仅把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渲染了环境气氛,更便于表达作者心中那连绵不尽的缕缕情思,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评分标准】本题须结合实例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举出实例3分;对实例进行简要赏析2分。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如答题不规范酌情扣分。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以奋力作战而出名。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有几千骑兵。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从东路出击。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
               
            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25.作文评分标准
            l         基本得分为35分左右。
            l        
            审题立意:如何竞争,讲究策略,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做事,广告的重要性和规范等立意都可以。只要是从材料中得到的感悟,启发,内容,均可以。本次测试对审题不作过高要求。
            l         注意了解学生的作文基本功,语言表达和内容作为评分的主要依据。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内容
                  (20分)20-18分17-14分13-10分9-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感情不真实
                  表达
                  (25分)25-22分21-18分17-14分13-0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用词生动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词基本准确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
                  用词不准确
                  书写
                  (5分)5分4分3-2分1-0分
                   字体美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

            


    
相关资料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情景默写汇编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练习
  《兼爱》拓展练习
  《五石之瓠》练习题
  《老子》四章知识点梳理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归去来兮辞》并序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逍遥游》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兴贤》作业练习
  《鞭贾》作业练习
  《心术》作业练习
  《原毁》作业练习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作业练习
  《荔枝赋并序》作业练习
  《后赤壁赋》作业练习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作业练习
  《寄欧阳舍人书》作业练习
  《与微之书》作业练习
  《与尹师鲁第一书》作业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作业练习
  《方山子传》作业练习
  《陆文学自传》作业练习
  《六一居士传》作业练习
  《张中丞传》后叙作业练习
  《百丈山记》作业练习
  《道山亭记》作业练习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练习2
  粤教版高二级第一学期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文言文试卷
  09学年粤教版高二级第六学段模块考试试题(必修5、选修2)
  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练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田中粤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语文练习试卷
  粤教版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必修五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墨江中学粤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