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梳理练习

(十七)《滕王阁序》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写出下列文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所赖君子见机      通                        
(2)俨骖 于上路      通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通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识盈虚之有数                           
(2)气凌彭泽之樽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千里逢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________________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
③则智者尽其谋____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四美具,二难并                           
(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怀帝阍而不见                             
③爽籁发而清风生                           
(2)于
①访风景于崇阿                           
②望长安于日下                           
③穷睇眄于中天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7.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望长安于日下                           
(2)纤歌凝而白云遏                           
(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四、重要语句翻译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2)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译文:                                                                       
 
五、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本文代指仪仗。
B.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C.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
D.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七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答案与解析
1. (1)“几” 预兆。 (2)“严” 整齐的样子。 (3)“消” 消散。
2. (1)定数。 (2)超过。 (3)时序(春、夏、秋、冬)。 (4)有蹉跎,有坎坷。
3. 迎接。
4. ①全,都。 ②没,干了。 ③全部用出。
5. (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3)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
6. (1)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③连词,表承接。
(2)①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②介词,引出动作的方位,可译为“在”。③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7. (1)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 (2)被动句,白云(被)遏。 (3)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
8. (1)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解析】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用的是比喻义。
(2)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解析】 注意“簪笏”“百龄”“晨昏”等词的意义,“宝树”“芳邻”属用典。
9. D【解析】 士规定为三尺。
 

    
相关资料

  《滕王阁序》pptx课件(69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
  《滕王阁序》pptx课件(84页)
  《滕王阁序》ppt课件(94页)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pptx课件(73页)
  王勃《滕王阁诗》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文言文复习
  《滕王阁序》ppt课件(109页)
  《滕王阁序》pptx课件(32页)
  《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二课时)
  《滕王阁序》ppt教学课件(二)
  《滕王阁序》ppt教学课件(一)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14
  《滕王阁序》课文知识点复习
  有关《滕王阁序》的传说故事
  《滕王阁序》ppt课件(116页)
  《滕王阁序》ppt课件(44页)
  《滕王阁序》ppt课件(104页)
  《滕王阁序》成语、名句及典故
  《滕王阁序》--一曲失意者的悲歌ppt课件
  《滕王阁序》教学反思2
  《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比较阅读(公开课)
  《滕王阁序》导学案10
  《滕王阁序》mp3音频朗诵
  《滕王阁序》flash课件3
  《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滕王阁序》导学案9
  《滕王阁序》导学案8
  《滕王阁序》教学实录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