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竹林深处人家》同步练习2

随堂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2
竹林深处人家
【疑难解析】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有哪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竹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一派丰收景象,形成竹的海洋。
·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无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竹乡人用竹是如此的彻底。
·竹乡人勤劳朴实,热情纯真,生活闲适而安静。
2.细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
甲生:先写“远望”的整体感受,竹林如海,平地、山麓、山顶“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乙生:接着写“深入竹海去”近看的感觉,如“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有时看到前面的竹丛,好像“屏风”。
丙生:然后再写穿过最密的竹海,来到“较高的竹坞”,可以“举目四顾”,所看到的“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3.作品结尾写了竹乡人家,呈现的是一片怎样的氛围?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思路:作品结尾写竹乡人家,呈现出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遥见炊烟;到达竹乡之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写到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由村民用盐笋干、碧螺春招待我们,写到拾竹箬的少女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品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4.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竹海,写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竹林,用意何在?
意在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表现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为后文写人家、写“欢笑声”作铺垫,而且也与文题中的“深处”二字切合。
 
【重点品析】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句中“铺”字能否换成“长”字?
“铺”字写出了竹林绵延不绝、无边无际的势态,富有表现力,换成“长”字就显得平淡。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上涌着 ,一浪 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竹林无边无际,轻风吹拂,竹林一齐向一个方向轻摇,用“竹海”“暗浪”来形象此情此景,形象贴切,既写出了竹林的宽广,又写出了竹海的深沉。再配以“涌”和“推”这两个动词,于是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鲜明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极具表现力。
3.“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句中的”海底隧道”该如何理解?
“海底隧道”是用来比喻被两边茂密高大的竹林夹在中间的林荫小路,既形象又贴切。
4.“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了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里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竹林绵延,山路曲折。向前看,一丛竹林像屏风隔断了视线;走过去,一拐弯,路又展开在眼前。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    )    道(    )    风(    )    竹(    )
(    )    竹(    )    匾(    )    缕(    )
2.根据课文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填空。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________着竹,一层又一层的。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____________________着暗浪。
(3)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________入竹海里,________山涧,________竹桥,________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3.吟咏竹的诗句很多,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写两句咏竹(或诗中含有“竹”字)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的是竹海景象。请你认真观察一棵竹,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像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酽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
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地方特征的家乡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湖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__________,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__________。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__________,和那一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 align=right>节选自峻青的散文《海滨仲夏夜》
 
9.发挥你的想像,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比喻。
10.开头三段文字描绘了从_______到_______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观察对象。
11.“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作者把“笑声”比做“波浪”,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第六段,发挥你的想像,描述一下谈话的场面、情景和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的同学家住海边,天天见到大海;有的同学不住在海边,但也去领略过海的壮阔;有的同学既不住在海边,也没有见过大海,但从诗中、文章中、电视里认识了海,在心目中幻想过海。请把你见过的海、心目中的海给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lù      suì      píng      wù
1án     ruò      dān       lǚ
2.(1)铺                    (2)涌            (3)钻、越、过、爬
3.示例:(1)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4.提示:抓住特征、形神兼备即可。
5.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6.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7.(1)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表现花的形态和色彩。
(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丁香在严冬中仍有不懈的追求。
8.提示:能抓住景或物的特征,准确表达喜爱赞美之情,语言畅通优美。
9.提示:比喻恰当、语言生动即可。示例:
①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
②一盏高挂在空中的明灯;
③一串流动的珍珠。
10.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霞光、启明星、灯光
11.将“笑声”比做“波浪”,把无形的笑声形象化了,表现出笑声的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12.提示:想像合理、语言生动即可。
13.提示:抓住大海特征、描写生动、抒情有感染力即可。
 
 
 

    
相关资料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21页)
  《竹林深处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10
  《竹林深处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竹林深处人家》复习资料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39页)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11
  《竹林深处人家》学案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41页)
  《竹林深处人家》表格式教案
  《竹林深处人家》flash课件1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10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9
  《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8
  《竹林深处人家》教学反思
  《竹林深处人家》说课稿2
  《竹林深处人家》mp3音频朗读
  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原文阅读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及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同步训练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9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8
  《竹林深处人家》说课稿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7
  语文版《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6
  《竹林深处人家》同步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树林和草原》教案及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课堂实录
  《竹林深处人家》ppt课件5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