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周国平《家》教学设计4

 

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以船、港湾、岸为喻的写法和比喻意义,体会作者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2.学习课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题解 
1、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6年以怀念夭折女儿为主题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闻名,此外主要作品还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2、题目解说  
【明确】“家”是人们很熟悉的名词,以此为题的文章也有很多,而且各有千秋。周国平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二、文章结构分析 
  (1)段落分析 
  第一部分(1):由对人生的比喻引出对家的思考,并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16):由三个比喻句作为小标题,抒写自己对人生对家由浅入深的哲学思考。 
  第一层(2-6):由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实况深入思考,得出家是一只船的结论。 
  第二层(7-12):由人生是一次远航想到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休息放松的乐园。 
  第三层(13-16):在前两节的基础上,用“永远”一词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家是永远的岸。 
三、重点句子剖析 
  1、中心句: 
  (1)家是一只船。 
  【剖析】这句话来自于引子中 “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2)家是温暖的港湾。 
  【剖析】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句的出发点。本体是家,喻体是港湾。对于在岁月之河中漂泊的人来说,家是船;对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 
  (3)家是永远的岸。 
  【剖析】本体是家,喻体是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4)总结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 
  【剖析】本文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 
  (5)过渡句: 
  ①那么,家是什么呢? 
  【剖析】设问句,引起下文作者对家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②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影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5、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其中,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的前提是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 
  “家是温暖的港湾”,这里家是本体,港湾是喻体。而港湾这个喻体是以家是一只船为前提的。因为航行中的船是需要港湾的。这个比喻是第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 
  “家是永远的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极致和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承接,又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四、重点研讨 
1、关于三个比喻三个判断的理解? 
  【明确】 
  (1)“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地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化莫测的命运。 
  (2)“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为乘船远航,就需要休憩、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3)“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个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就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2、写作方法分析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例:“家是一只船”此节。本节作者先叙述南方荡舟的所见所闻所感。接着引出“家是一只船”的议论,最后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则是抒情。这种记叙基础上展开议论的写法显得水到渠成,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而议论、抒情又是对记叙的升华。 
  (2)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设问、引用的修辞方法。 
  例:引用尼采对女人的讥评“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五、朗读课文,小结,布置作业。 
  
  


    
相关资料

  周国平《家》导学案2
  周国平《家》图片素材(9页)
  周国平《家》ppt课件7(20页)
  周国平《家》教案8
  周国平《家》课文阅读
  周国平《家》教学反思
  周国平《家》学案
  周国平《家》ppt课件7(26页)
  《散步》导入公益广告《Family》flv视频素材
  周国平《家》教案7
  周国平《家》ppt课件6
  周国平《家》导学案
  周国平《家》ppt课件5
  周国平《家》表格式教案7
  周国平《家》说课稿
  《家》教学设计6
  周国平《家》mp3音频朗读
  周国平《家》课堂练习
  周国平《家》教学实录
  周国平《家》ppt课件4
  周国平《家》教学设计5
  周国平《家》教案3
  周国平《家》同步练习1
  周国平《家》ppt课件3
  语文版《家》ppt课件2
  周国平《家》ppt课件2
  周国平《家》教案2
  周国平《家》ppt课件1
  周国平《家》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