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导引激趣 |
2001年,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诗歌奖颁发得有点古怪。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自杀者,是指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海子,以前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收录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精神病人,是指近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的食指,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相信未来》的作者。 |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出生在行军路上。“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在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遭受过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78年用“食指”笔名,意思是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因为“我一度被愚昧之人侮辱、嘲弄和背后指责” 。1968年(二十岁)写下了《相信未来》。 |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利于后面诗歌的讲解。 |
|
自由诵读 |
1、,看看怎样才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意味(重点解读第三节)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在他眼前出现的,不再是灰暗的世界,他要用巨手在海天大幕上,率真而又坚定地写下:相信未来。 2、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3、穿插背景介绍 |
学生自由诵读,分小组朗读,或分声部朗读 |
在朗读中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 |
|
解读意象 |
1、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为什么否定现在?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描写现在? 2、为什么相信未来? 3、最后一节,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作品的内在情感在此得到发展,理想信念也得到升华。 |
1、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黑暗势力扑灭希望) 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希望被失望所代替) →灰暗的色彩/残酷的现实 意象由灰暗、凄凉、沉重到明亮,有力量。 2、未来的人们会“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信念、理想 |
紧紧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使课堂的展开有序可行 |
|
把握主旨 |
请简单概括诗歌的主旨 |
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定,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有利于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 |
|
课外延伸 |
1、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有吗?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有吗? 2、为什么还有大学生跳楼,马加爵杀人? |
明确:像食指这样的经历现在应该没了。像食指这样的心态现在太缺乏了。 明确:大学生跳楼――为情――他的鲜花依偎在了别人的情怀。马加爵杀人――为穷――他认为贫困只能带来悲哀。 明确:虽有苦难折磨,青春仍要坚定信念,越挫越勇,相信未来 |
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