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麦琪的礼物》课堂实录

[思路综述]\'人性美\'与\'结构美\'是小说的亮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教师适当导学;课后延伸阅读,感悟人性之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师生共同交流初读感受)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力作《麦琪的礼物》,能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生1:我很感动。男女主人公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不惜卖掉自己心爱的东西,很令人感动。
生2:我读了之后感到很辛酸,因为他们的生活真的太苦了,连给心爱的人买礼物这样微不足道的要求都无法实现。
师:我跟大家有同感,既感动又辛酸。那么,大家对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何见解?
生:我读的时候是一气呵成,总有一种迫不及待往下读的感觉。
师:你说的就是作者精心设置的\'悬念\'。同学们读的很投入,收获很大。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
生:一对夫妻在圣诞来临之际为对方准备了最惊喜的礼物,而礼物却失去了作用。
师:很欣赏大家刚才精彩的发言。我们继续来鉴赏小说的神来之笔。
二、 课文探究
师:带着这份感动,我们来学习这篇小说。文章篇幅较长,我们来分工合作,1-4组研究人物,从人物的描写方法入手;2-8组研究小说结构,从情节入手,兼顾写作方法。15分钟后来交流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开始。
(教师巡回指导,15分钟后)
(一)人物探究
师:现在我们请\'人物组\'的同学先交流,\'结构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研究小组选派代表回答。)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对谁着墨更多?
生:德拉和杰姆,作者对德拉着墨更多。 
师: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
生: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师:小说是如何刻画她的? 
生1:运用了肖像描写:瘦小灵活、身材纤细、两眼晶莹明亮……,虽然用笔不多,但给我们留下了\'因可爱而美丽\'的美好印象。
生2:运用了动作描写,19段中的\'搅翻\'一词,刻画了德拉买白金表链时的动作,这一动作传达出德拉对杰姆的一片痴情。 
生3:小说还运用了语言描写,28段中德拉担心丈夫伤心而喋喋不休的诉说、解释、安慰,令人动容。
师:你能模仿她的语气读出来吗?(生读,点评)
生4:作者不惜笔墨,运用夸张、比喻去着力描写德拉的长发,动词\'泻\'的运用极为形象传神。因为德拉的长发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美丽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师总结:小说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段刻画出一个乖巧、可爱、善良的德拉,她无私的爱令人感动。
师:杰姆对德拉的感情如何?小说是如何表现的? 
(小说直接刻画杰姆的地方不多,学生分析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处可引导学生分析。)
指导学生品读26段、29段、32段对杰姆神情的刻画。点拨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象杰姆此时的心理,通过说话练习体会出杰姆对德拉的感情。
师:\'人物组\'同学的分析深入细致,希望\'结构组\'同学的表现能更上一层楼。
(二)情节探究
师:本文的构思巧妙表现在哪里?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组长总结完善。)
组长:小说共设置了四次大的悬念。
       德拉一定要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可是,她省吃俭用也不过攒下了一元八角七分钱,贫穷的她怎样才能弄到钱?这是第一个悬念。
        德拉卖掉了秀发换来了一条表链,并在家中期待着杰姆的到来。可是杰姆脸上的\'摸不透的表情\',令读者悬念再生。
        当杰姆明白了真相后恍如梦中,多次向妻子发问:\'你把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 杰姆的表现令读者疑惑:剪掉了秀发的德拉不可爱了吗?这是第三次悬念。
        原来杰姆给德拉买了用来装饰那一头长发的成套发梳。杰姆哪里来的钱呢?读者不禁疑窦丛生。直到最后,谜底才揭开:杰姆卖了心爱的怀表。
       四次悬念的设置使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悬念从生,跌宕起伏。读起来扣人心弦。 
师总结:欧·亨利的小说构思巧妙。本文从时间、主人公的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个方面都融合着巧合的因素,并成为情节发展中的合理部分,它有偶然的成分,又有真实的信度,使得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无用的礼物又成了真挚爱情的试金石。读到此处,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欧·亨利手法--出人意料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
(三)探究主旨 
师:读到此处,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构思了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他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同桌探讨)
生归纳:《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辛酸,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 
师点拨:故事的结局似乎有些遗憾,但德拉和杰姆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吗?作者用\'麦琪的礼物 \'为题不就是对纯洁无私爱情的最好的褒扬吗?\'麦琪的礼物\'是神圣的、充满爱的、放射着人性美光彩的、寓意深远的礼物。\'含泪的微笑\'正是欧·亨利小说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对小人物的关注尽显笔端。
(四)学生质疑 
师生就小说含义深刻的句子、幽默风趣的语言等问题互相交流探讨。
三、 延伸阅读。
师:读完了《麦琪的礼物》我们的心里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尘封了自己的心灵,于是有人断言:人心将不古,世风将日下,果真如此吗?请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不幸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的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地点头,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与责任的神情。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的看这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一切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的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的勇气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一百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的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定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的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的说出并做到呢?
所有的人,是的,包括医生,包括护士,包括其他的病人,还包括在尘世间日益麻木并且冷漠的我们。
(此训练可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小组间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点拨比较阅读的\'切入点\'。) 
1.两篇小说的主旨。 2.两篇小说的主人公。 
3.两篇小说的情节的推进、结局的完成。 
四、 课堂总结(师生共同交流阅读感受)
师:今天这节课,我很激动:因为同学们精彩的表现,也因为两篇文章所洋溢的人性之美。
生1:我感到了世界的美好,因为有爱我和我爱的人。
生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
师总结:因为有爱,人心不再隔膜;因为有爱,人们不再计较;因为有爱,世界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来播种爱,耕耘爱,收获爱吧!
 《紫罗兰之死》教学设计
     塔山中学  林日萍
一创设情景,用心倾听
今天让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请把课本放好,坐好。让我们共同倾听一下大自然的一段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听后,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找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一层次的设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生非常感兴趣,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迅速走进课文。]
二 初步感知,表象探究
学生用心倾听,听到的是感性的东西,因而提出的是几个肤浅的模糊的问题。如:
1 作者到底是赞美紫罗兰还是否定它?文章前半部分有否定之意,后半部分有赞美之意。
2 紫罗兰为什么要变成玫瑰花?玫瑰花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更高更美的东西,为此牺牲生命,值得吗?
学生共同探讨,然后借助课本,问题的答案能达成共识。
三 品读故事,寻找亮点疑点
初步感知文章的情节后,让学生寻找亮点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并寻找令人疑惑的疑点。其中亮点如下:
(1)\'一天早晨,她抬起顶着用露珠缀成的王冠的头,发现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挺,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托起鲜红的小火舌。\'
(2)\'我知道你一向谦逊而耐心,你温柔而又驯顺,你安贫而又高尚。\'
(3)\'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
(4)\'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观察过宇宙,我用玫瑰花的耳朵。倾听过以太的私语,我用玫瑰花的叶片感受过光的变幻。\'
(5)\'她的脸上浮起超凡绝俗的微笑-------那是理想实现了的微笑,胜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针对亮点同桌间分析比较美在何处,之后两人赛读赛背,为以后的写作做铺垫。
疑点是:
(1)\'温顺会使你变的坚强,谁要求过多,谁就回会失去一切。\'
(2)\'对于不幸者来说,那些幸福的安慰意味着什么呢?向弱者说教的强者总是残酷的。\'
(3)\'你不明白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
(4)\'我们紧贴着地面生长,才躲过了暴雨的愤怒。 \'
(5)\'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
四 互动质疑,达到理性高度
学生在5个句子的质疑中同时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在讨论中达到理性的高度,明确本文的中心,理解寓意散文的\'意\'。
五 借题发挥,升华自己
通过读这篇文章,你应该怎样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你将以怎样的学习态度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以此为新的起点,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资料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33页)
  《麦琪的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2004年江苏苏州中考试题)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25页)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6
  《麦琪的礼物》教案5
  《麦琪的礼物》导学案2
  《麦琪的礼物》导学案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32页)
  《麦琪的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麦琪的礼物》教学反思
  短篇小说三巨匠《项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复习ppt课件
  《麦琪的礼物》学案
  《麦琪的礼物》赏析2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8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
  《麦琪的礼物》同步练习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7
  《麦琪的礼物》练习题
  《麦琪的礼物》说课稿2
  《麦琪的礼物》《艺术品》同步练习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6
  《麦琪的礼物》flash动画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原文阅读
  《麦琪的礼物》mp3音频朗读
  《麦琪的礼物》《范进中举》教案及练习
  《麦琪的礼物》教案4
  《麦琪的礼物》教案3
  《麦琪的礼物》课件5
  《麦琪的礼物》课件4
  《麦琪的礼物》课件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