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课外读物 >>中学例文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原文阅读

  问题:
  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它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惟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内容提要 
  本教案的设计利用故事、图形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紧扣“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以及“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的重点,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观点。 
  故事、图形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有关自然的、社会的,人类自身生活的,或是物质世界或是精神世界,无所不有,故能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在学生口述自己想像成果的同时,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写作打下一定基础。 
  作者:罗迦·费·因格
  1948年出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代表作:《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的心》。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主题词:课改 教案 评选 

    
相关资料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1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检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4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2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10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29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8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7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9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8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41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表格式导学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2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0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40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13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25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21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60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42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46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练习(2013年泰安市中考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公开课教案8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34(14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pt课件(20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mp3音频朗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字词归类复习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