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会员:huangbin5858  友情提供 

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也真是一介愚笨的书生,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多少不幸,却总是痴心不改,克勤克俭、兢兢业业地治理好自己管辖的地方。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晚上,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好在身边还有美酒相伴,总可以提起一点精神。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黄庭坚当时在江西吉州太和县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黄庭坚《登快阁》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 
  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多处用典。前句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 
  “倚晚霞”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写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 
  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会天就黑了,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 
  五六二句同样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晋书•阮籍传》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横”字生动,写尽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 
  从全诗的结构看,结尾相当精彩:起首处诗人从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 
  此诗极受后人称赏。姚鼐称此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翁方纲评黄山谷诗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为宗旨,专意学其“拗句”;又提倡“无一字无来处”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山谷体”。此诗也可见这样的特点。 


    
相关资料

  《登快阁》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登快阁》教案5
  《登快阁》同步练习
  《登快阁》导学案
  《登快阁》教学设计4
  《登快阁》ppt课件(19页)
  《登快阁》教案3
  《登快阁》教学设计2
  《登快阁》pptx课件(19页)
  《登快阁》pptx课件(5页)
  《登快阁》ppt课件(26页)2
  《登快阁》ppt课件(25页)
  《登快阁》ppt课件(24页)
  《登快阁》ppt课件(28页)
  《登快阁》ppt课件(26页)
  黄庭坚《登快阁》理解性默写
  《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庭坚《登快阁》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译文
  《登快阁》mp3音频朗读
  《登快阁》ppt课件3
  《登快阁》教案1
  《登快阁》ppt课件2
  《登快阁》ppt课件1
  语文版《诗六首》(书湖阴先生壁、登快阁、书愤、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论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教案1
  《登快阁》简析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