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登快阁》教案1

                          登快阁
【教学目的】 1 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时数】0.5课时
一、黄庭坚
见课文注释2
 
“苏门四学士”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不过“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只是表明这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而并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的程度有差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而专以纤丽婉约见长。
    苏门六君子即苏门四学士和李方叔陈师道的合称。
 拟“江西诗派”
二、串讲诗歌
1、创作背景
     课文注释1
2、内容
这是黄庭坚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写他的公余生活,在即景抒情中倾诉了他的适意和苦闷。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以寻常笔法,写得平坦,从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写起。傍晚时分干完一天的公务,似有无限快意,登临快阁自然合情合理,但也从中隐隐露出厌倦官务的情绪。诗人在阁上徘徊瞻眺、消遥自在的生动情态宛然可见。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从人、境相融,进而写心、境意会。诗人在快阁上,放眼眺望远山无数;居高临下,见清江一道,描绘出一副令人陶醉的深秋晚晴图。这两句分别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及谢眺“澄江静如练”(谢朓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脱化而来,写得精粹洗练,意境逼真,动静映照,开阖变化,于写景中分明可见作者坦荡的胸襟。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颈联,诗人的思绪从对阁外之景的遐想中回到现实,写出诗人一副兀傲的意态。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写诗人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弃官归隐之心油然而生。
 
本是诗在用典、炼字方面颇见功夫。“天远大”、“月分明”,点活了眼前景,写出了胸中境。“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快阁东西”中的“东西”,写其徘徊瞻眺,“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用寻常字面,意态宛然可见。五六句属对严整,意思流贯,把七言歌行的手法运用到律诗中,气势流转,谋篇布局颇见章法。
 
 
PS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相关资料

  《登快阁》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登快阁》教案5
  《登快阁》同步练习
  《登快阁》导学案
  《登快阁》教学设计4
  《登快阁》ppt课件(19页)
  《登快阁》教案3
  《登快阁》教学设计2
  《登快阁》pptx课件(19页)
  《登快阁》pptx课件(5页)
  《登快阁》ppt课件(26页)2
  《登快阁》ppt课件(25页)
  《登快阁》ppt课件(24页)
  《登快阁》ppt课件(28页)
  《登快阁》ppt课件(26页)
  黄庭坚《登快阁》理解性默写
  《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庭坚《登快阁》翻译及赏析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译文
  《登快阁》mp3音频朗读
  《登快阁》ppt课件3
  《登快阁》ppt课件2
  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登快阁》ppt课件1
  语文版《诗六首》(书湖阴先生壁、登快阁、书愤、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论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教案1
  《登快阁》简析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