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下(初三下) >>课文练习 >>

《蒲柳人家》课后题及答案

 
《蒲柳人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如果你读过《水浒传》,你就会明白宋江、吴用、李逵为什么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由人物的外号出发,把握人物性格,体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作者采用了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可以让学生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仔细体会其作用。


二、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在语言运用上的高妙之处。)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4、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这段话中,“官讳”等是书面语,“叫得山响”等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三、△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出发,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体会中国古典小说和评书艺术的特点,扩大视野。)
 

    
相关资料

  《蒲柳人家》思维导图(18张)
  《蒲柳人家》人物介绍
  曾庆升《鳝孔》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蒲柳人家》练习题2
  《蒲柳人家》预习稿
  《蒲柳人家》预习知识点
  《蒲柳人家》知识点归纳
  《蒲柳人家》知识点汇编
  《蒲柳人家》导学案5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2
  《蒲柳人家》ppt课件(38页)2
  《蒲柳人家》教案11
  《蒲柳人家》检测练习
  《蒲柳人家》ppt课件(40页)
  《蒲柳人家》中考题(2016山东省泰安卷)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
  《蒲柳人家》学案4
  《蒲柳人家》教案10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
  《蒲柳人家》朗读指导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9
  《蒲柳人家》教案8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蒲柳人家》ppt课件(44页)
  《蒲柳人家》教案7
  三个女人和两件长衫--《蒲柳人家》教学片断ppt课件
  《蒲柳人家》教案6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