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扬州慢》学案

《扬州慢》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一、导入
扬州自古繁华,而鼎盛在中唐,“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其盛况亦见于唐人姚合诗《扬州春词三首》之三:“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当时还有人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杜牧更是在扬州写下多首诗歌来赞叹扬州的繁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其一)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当时杜牧任职淮南节度使,与判官韩绰一起寻访佳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但在唐宋文人的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 
杜牧时代的扬州令人心向往之,但两百年后,另一位词人也来到了扬州,那么他看到的景象是不是“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的那个扬州呢? 
二、解题,作者、背景简介。
1、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在传统的美学境界中以韵味的悠长、意境的空灵、色泽的清冷、气格的峭拔特立于词林。这首词在语言上有它独特过人之处,细细品味,似乎每一句都有无尽的意蕴。
2、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扬州慢》改写成七言诗
  《扬州慢》ppt课件(14页)
  《扬州慢》导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教案1
  姜夔《扬州慢》教案5
  诗词三首《虞美人》《书愤》扬州慢》教案
  《扬州慢》ppt课件7
  《扬州慢》教案4
  《扬州慢》教案3
  《扬州慢》《鬲溪梅令》教案1
  《扬州慢》教案2
  词七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扬州慢》ppt课件
  《扬州慢》ppt课件6
  《扬州慢》ppt课件5
  《扬州慢》flash课件1
  《扬州慢》ppt课件4
  《扬州慢》ppt课件(22页)
  《扬州慢》mp3音频朗读(男声)
  《扬州慢》讲课实录
  词七首《扬州慢》mp3音频朗读
  《扬州慢》原文和译文
  《扬州慢》教案1
  《扬州慢》课堂教学实录(2)
  《扬州慢》课堂实录
  《雨霖铃》《扬州慢》练习测试
  《扬州慢》ppt课件2
  《扬州慢》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