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论握手》导学案2

《论握手》学案(共 2 课时)
高一年级   班语文导学案   总第   课时  
主备教师 ____  审批                  (签名)    拟讲时间:2010年9月
(第一课时)
自学说明:
“留心处处皆学问,生活事事皆文章”。生活的平淡是相似的,作家跟常人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善感多思,后者粗疏大意,所以我们往往看了一篇好文章就不免感慨“这样的经历我也有啊,为什么我就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呢?”
要做好一个写手,关键还是在于手脚勤,多走动;眼神尖,多搜索;心灵勤,多思考。走进生活,不断的积累,不停的探索,大胆的尝试,丰盈心灵,妙笔生花。
学习目标:
1. 认识从细节感悟生活、体验情感的重要性。
2. 探讨本文阐述论点的思路建构。
3.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种论证结构。
学习重点:
1.思考本文如何围绕论点进行整体布局建构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议论的握手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
学习方法:讨论、探究
学习过程:
一、初步浏览,整体把握
1.要求:全文1179字,请在3分钟内快速浏览完毕,并能口头概括文章大意。
答:本文通过列举握手的两种失态现象,分析其内在思想因素,由此得出结论——无论待人接物还是处世立身,热情友善当为首选之道;即使有不愿握手的傲气至少也当堂堂正正做人处事。
 
2.讨论:作为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的代表,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色?
答:本文属议论性散文,为了表达作者的见解,主要选用了握手这一生活细节(几种握手的情形、两位先生因人们对其握手态度不满而采取的不同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论握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握手》练习题2
  《论握手》同步练习
  《论握手》导学案
  《论握手》ppt课件4
  《论握手》练习题
  《论握手》ppt课件3
  《论握手》ppt课件2
  《论握手》教案1
  莱·亨特《论握手》课文原文阅读
  《论握手》学案
  《论握手》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