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青海省 >>

青海省西宁五中2013年3月份第一次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

西宁五中2013年3月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 
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雕群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2014年(全国卷II)高考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青海省化隆县2014年高三第六次全县联考语文试卷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大联考2014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试卷
  2013年全国卷II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2013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大纲全国卷)
  2011年甘肃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
  2011高考全国卷2(大纲卷)优秀及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语文逐题解析(全国Ⅱ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Ⅱ卷)
  2010年高考作文阅卷实录(全国卷Ⅱ)
  青海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6篇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青海省西宁市十四中2009-2010高三语文期末试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全国卷II)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2008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卷II):海龟和老鹰材料作文
  平安一中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