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兼爱》翻译

《兼爱》翻译

    圣人以治理天下做为事业,必须知道动乱从何处产生,才能治理它。如果不知道动乱从何产生,就不能治理它。比如医生给人治病,必须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一样。治理天下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定要知道乱从何起,才能治理好,不知道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好。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尝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子自爱而不爱父,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弟自爱而不爱兄,所以损害兄而自得利益。臣自爱而不爱君,所以损害君而自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乱!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也就是所谓天下之乱了:父自爱而不爱子,所以损害了子而自得利益。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了弟而自得利益。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了臣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天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细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 
  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孝的吗?把父兄和君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施行不孝?还会有不慈?把子弟和臣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把别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相攻其国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做和自己的家一样,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去攻打?所以象大夫相乱其家,诸侯相攻其国的事都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忠孝仁慈,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所以圣人从事治理天下,怎么可以不禁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所以天下能相爱,天下就治。要是互相憎恨,天下就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以不劝人民相爱。”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资料

  统编版《兼爱》教案5
  《兼爱》学习任务单
  《兼爱》拓展练习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4
  《兼爱》pptx课件(23页)
  《兼爱》ppt课件(41页)
  《兼爱》ppt课件(42页)
  统编版《兼爱》教案4
  《兼爱》pptx课件(27页)
  《兼爱》pptx课件(18页)
  《兼爱》pptx课件(52页)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3
  《兼爱》ppt课件(22页)
  《兼爱》ppt课件(27页)
  《兼爱》同步练习
  统编版《兼爱》练习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
  统编版《兼爱》教案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教学设计2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教案1
  《兼爱》教学反思
  《兼爱》导学案
  《兼爱》教案2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ppt课件2
  《兼爱》《非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墨子《兼爱》原文和译文(全篇)
  《兼爱》练习题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ppt课件
  《兼爱》学案
  《墨子》选读《兼爱》ppt课件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