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4

6.兼爱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二、学法指导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当”“恶”“亡”等的读音和意义。
    2.结合本文的语言和例子理解墨子的思想。
    3.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在当时和现代的意义。
三、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2.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安危。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兼爱》pptx课件(23页)
  《兼爱》ppt课件(41页)
  《兼爱》ppt课件(42页)
  统编版《兼爱》教案4
  《兼爱》pptx课件(27页)
  《兼爱》pptx课件(18页)
  《兼爱》pptx课件(52页)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3
  《兼爱》ppt课件(22页)
  《兼爱》ppt课件(27页)
  《兼爱》同步练习
  统编版《兼爱》练习
  统编版《兼爱》导学案
  统编版《兼爱》教案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教学设计2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教案1
  《兼爱》教学反思
  《兼爱》导学案
  《兼爱》教案2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ppt课件2
  《兼爱》《非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墨子《兼爱》原文和译文(全篇)
  《兼爱》翻译
  《兼爱》练习题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ppt课件
  《兼爱》学案
  《墨子》选读《兼爱》ppt课件1
  《墨子》选读《兼爱》教案1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