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3课时)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王永龙 刘家国 张秀曌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朗读课文,读准、读通顺。
2、标记勾画,结合书下注,断句、解读文章含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温习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会给本文断句;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
2、情感目标:学习陶渊明的高雅情操。
【导学过程】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诗歌上,创建了“田园诗派”。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写作背景: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时官时隐,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保的乱政,桓玄的篡位,以及刘裕的拥兵自立。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一个正直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