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长亭送别》预习学案

  
《长亭送别》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剧中的爱情观;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三、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元朝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所作杂剧十四种。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等不同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其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被认为是“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剧作,在元代就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她诞生七百年来,被全国多个剧种演唱至今,久演不衰。可关于《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的生平史料却极为少见。元末钟嗣成所编纂的元杂剧作家传《录鬼簿》,也只说他“名德言,大都人”,列“前辈已死名公才人”等,寥寥数语。也难怪,元杂剧作家大多是混迹于倡优之间,纵情风月的市井文人,无权无势无地位,谁会为他们树碑立传哪!
王实甫虽然生平史料留下的不多,但他的老子和儿子却都是元代显赫的官场人物,留下了一些翔实的史料,从中倒可以了解王实甫的一些形状。据《元史》记载,王实甫的祖籍是今河北保定的定兴县。他的父亲王逖勋从质子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噜浑氏为妻。阿噜浑人在元代为色目人之一种,亦称回回人。这样,王实甫应该有一半回族血统。如果按现在的不同民族配偶所生子女,可自由选择族别的政策,王实甫可以选择汉族,也可以选择回族。至于元代的政策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元代色目人的地位是高于汉族人的。王实甫是回族,还是汉族?现在也只能是一个谜了。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长亭送别》ppt课件(58页)
  《长亭送别》探究学案
  《长亭送别》训练学案
  《长亭送别》改写作文(多篇)
  《长亭送别》ppt课件(52页)
  《长亭送别》ppt课件(31页)
  有关离别的句子、短信、赠言
  《长亭送别》ppt课件(35页)
  《长亭送别》学案2
  《长亭送别》学案
  《长亭送别》练习题
  《长亭送别》读后感(平静的侍萍、崔莺莺并不叛逆)
  《长亭送别》教案16
  《长亭送别》ppt课件17
  《长亭送别》教案15
  《长亭送别》ppt课件(34页)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长亭送别》ppt课件15
  《长亭送别》说课稿2
  《长亭送别》原文和译文
  《长亭送别》ppt课件14
  《长亭送别》(京剧)flash视频欣赏
  《长亭送别》ppt课件13
  《长亭送别》公开课教案
  《长亭送别》ppt课件12
  《长亭送别》说课稿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14
  送别诗鉴赏
  《长亭送别》课内外联读《采得百花酿佳蜜》
  《长亭送别》教案13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