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小组建设与培训参考资料
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办法
(2014-3-17)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我校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具备实效,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
一、学习小组建立
(一)学习小组概念及内涵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习小组划分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 “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对子帮扶”体现了分层学习、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依照每组6人的原则,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再从B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个人优势学科不冲突,且不与组内A层学生的优势学科冲突),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A1A2B1B2C1C2)。再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2.划分依据: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四至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
小组划分参考案例:六步分组法
首先是“荐”。可以采取自荐或他荐的形式,推荐出学习组长候选人,候选人不少于小组数的二倍。
第二步是“演”。候选人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主题,发表演讲。
第三步是“定”。 确定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正副组长搭配式。正组长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的职责主要侧重于行为、卫生、生活等常规管理。二是正组长与学科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