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甘肃省 >>

甘肃省2016届高三压轴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作为中国南方高原上人口分布最广、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有着丰富的祭祀和礼仪文化体系。其中有一项古老而神秘的祭祀表演,就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称作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彝族古戏“撮泰吉”。
“撮泰吉”系彝语音译,“撮”意是“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玩耍”,连起来讲就是“人类演变的戏”,简称“变人戏”。每年阴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是“撮泰吉”演出的时段,演出目的旨在扫除人畜祸患,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演出期间,活动多集中在夜晚,地点则以本村寨为主,有时也会受邀到附近的村寨演出。如今“撮泰吉”演出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失传,唯有威宁的裸戛村还保留得相对完整。
学界一般认为,“撮泰吉”属于古傩戏的一种。傩戏是多种宗教文化混合的产物,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戏剧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然而,“撮泰吉”的传承在当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表演者的后继无力。“撮泰吉”的传承秉持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原则,但相比从事傩戏表演,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宁愿选择经济效益更显著的外出务工,长此以往,势必发生传承者的断层。其次是投入上的紧缺。据威宁县非遗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财政投入过少,保护意识淡薄,文化理念落后,常常导致“撮泰吉”的保护丧失动力。再者,专业人才的匮乏和研究队伍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撮泰吉”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撮泰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就天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因此对“撮泰吉”的保护并不是作博物馆标本式的封存,而是以活态的形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融入时代的发展之中。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在加大监管和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形成强烈的宣传意识和有效的运作机制。社会方面应积极寻找“撮泰吉”与当代文化的合作开发路径,譬如舞台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甘肃省河西五市2016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张掖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2016届高三3月份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1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甘肃省河西部分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兰州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兰州2016届高三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2016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选(7篇)
  甘肃省2016届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全国II卷作文优秀范文示例: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2015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2015届高三实战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张掖市2015年高三4月份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甘肃省兰州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实战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甘肃省兰州市2015届高三3月份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天水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秦安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卷
  甘肃省高台县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秦安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兰州市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河西三校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