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辽宁省 >>

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如何看待“燕赵文化”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2016年高考(全国卷II卷)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II)
  辽宁省锦州市2016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
  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6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双基测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抚顺市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2016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抚顺市2016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5年辽宁省高考满分、优秀作文范文14篇
  2015年辽宁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新课标II卷)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锦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锦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校2015届高考联合模拟押题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5高考备考建议
  辽宁省沈阳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芦岛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朝阳市三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
  沈阳市北塔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卷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