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安徽省 >>

安徽省池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池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孔子认为其中德性最为重要,所以他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宋代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史书记载:“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省示范高中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两校2018届高三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8届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11月“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18年高三阶段性检测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2018届“五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2017年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巢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全国I卷满分作文3篇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涡阳县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卷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作文范文(9篇)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逐题详解
  2017年全国I卷高考优秀范文作文2篇(《美丽乡村,魅力中国》,《 倾听中国最真实的声音》)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
  安徽省2017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