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诗词鉴赏阅读 >>

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11分)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两句用“吴丝”“蜀桐”突出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借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力,“空山凝云”一句,更有以实写虚之妙。
C.诗的七、八两句用语平实,说的是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就连皇帝也被乐声打动,突出了箜篌声的高亢嘹亮,李凭弹奏箜篌技艺的高超。
D.“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E.整首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16.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5.CE (对一个2分,全对5分。)
16.“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2分)“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2分)“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2分)


    
相关资料

  《李凭箜篌引》教案10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9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30页)
  《李凭箜篌引》pptx课件(25页)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15页)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25页)
  《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
  李贺《李凭箜篌引》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31页)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2
  《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李凭箜篌引》教案8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21页)
  《李凭箜篌引》说课稿
  《李凭箜篌引》教案7
   《心血凝成的作品》《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3
  《李凭箜篌引》教案6
  《李凭箜篌引》学案3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23页)
  李贺诗二首《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学案2
  《心血凝成的作品》《李凭箜篌引》学案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5
  《李凭箜篌引》课堂实录
  《李凭箜篌引》教学实录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4
  《李凭箜篌引》学案
  比较•探究《心血凝成的作品》《李凭箜篌引》教案1
  《李凭箜篌引》诗词鉴赏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