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五、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9.背诵默写(共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
(4)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20.新华中学将举行“诵读经典”诗歌朗诵会,请你为朗诵会续写一段串词。串词内容应肯定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有文采,50字以内。(2分)
开场白:千年岁月沧桑,经典无须唤醒。那些蕴藉风流的句子,道尽民族的情愫,早已沉淀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让我们诵读经典,拥抱最美的诗和远方吧!
请张明同学朗诵《诗经》名篇《蒹葭》。
串词:从春秋战国到盛世唐朝,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千年,
请周佳同学朗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行路难》。
21.请将下面这段话用正楷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顶格写,不抄标点,抄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3分)
唐代楷书名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端庄厚实,气势恢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行笔劲健雄浑,遒劲有力,平正多姿。
 

 

答案:

19.(1)朔气传金柝 (2)归雁洛阳边(3)便引诗情到碧霄 (4)斜晖脉脉水悠悠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示例】中国的诗歌登上了又一个高峰,李白、杜甫、王维,一颗一颗闪亮的诗歌之星不仅照亮了唐朝的天空,今天,更照亮着华夏大地。
21.略
22.【示例】静静的夜空,一轮圆月如玉盘一般悬挂半空,皎洁的月辉照亮了整个夜空,更照亮了大地。栅栏旁两个人相互依偎凭栏而望,似乎在交谈着什么。在他们的右边,一株芭蕉树正长得茂盛,而在他们的左边赫然写着几个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来他们是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睹月思人,正在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亲人啊!

出处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资料
1 四川省德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3 止庵《书还得自己来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4 丰子恺《竹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5 《与朱元思书》《袁中郎随笔·五泄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6 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7 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作文题目
8 《过零丁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