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峋(lín)    枯(gù)   静(mì)   忍俊不(jīn)
  B,菜(qí)   痛(chì)  悍(biāo)    然而止(jiá)
  C.寒(jìn)    丽(qǐ)   首(qǐ)    即物起(xīng)
  D.进(pián)   取(jí)     阔(chuò)  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作主张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盛收
  B.迥乎不同  杂乱无章  毛骨悚然    相得益彰
  C.重峦叠嶂  张慌失措  正襟危坐    黯然失色
  D.温声细语  心无旁骛  引颈受戳    睡眼惺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
  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记者王紫)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1082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31位民间艺人位列其中,至此,我省巳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8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我省此次推荐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刷、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34个项目的38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评选,其中,格萨(斯)尔传承人格日尖参、才智,汗青格勒传承人尼玛,花儿(七里寺花儿会)传承人李桂英,蒙古族民歌传承人古力,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传承人索南卓玛,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传承人刘世维,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英德,弦子舞(玉树伊舞)传承人扎西昂江,安昭传承人席玉秀,藏戏(青海马背藏戏)传承人才让华旦,皮影戏(河湟皮影戏)传承人周邦辉,贤孝(西宁贤孝)传承人李洪盛,传统箭术(南山射箭)传承人包仁欠本等31人榜上有名。
                                      (《西宁晚报》2018年5月20日,有改动)
  A.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B.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C.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D.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7.诗文默写(10分)
  ⑴“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⑵“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诗句是“                    
                     。“”
  ⑷《河中石兽》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
  ⑸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               
                        “,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7.综合性学习(3分)
  XX县红星中学于2018年5月20日收到西宁市XX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套,学生电脑200台。请你以XX县红星中学办公室的名义写张收据。
  二、口语交际(共3分)
  9.西宁市教育局从2017年开始在初中学校推行的“自主学习日”制度,深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可是李萍的爸爸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现在又没有了家庭作业,更会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会一落千丈。如果你是李萍,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呢?(3分)
  【链接】“自主学习日”制度规定:每周三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老师不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课余时间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参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学科学习等,然后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自主学习日”反馈表》,由班主任老师审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答:              
 
 
 
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1.D    2.B    3.C    4.A    5.B    6.C
  (每小题2分,共12分)
  7.⑴“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⑷“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每小题2分,其中错、漏、添、倒一字扣1分。共10分)
  8.综合性学习

< v:shape='_x0000_s1026'>                             收据
  今收到西宁市XX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肆佰捌拾)套,学生电脑200(贰貳佰)台。(立字为据或特立此据)
 
                          X县红星中学办公室
                           2018年5月20日
 

 

 
 
 
 

  (格式及行文落款正确1分;所收财物的来源及名称无误1分;数字大写正确1分。共3分)
  二、口语交际(共3分)
  9.略。(有称谓1分;理由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1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分。共3分)
 

出处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资料
1 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区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4 《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5 《散步》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6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
7 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作文题目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