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卫鞅亡魏入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10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卫鞅:即商鞅。孝公:指秦孝公。 商:古代地名。至行:贯彻到底。讳:避忌。
  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皆以美于徐公      咨臣以当世之事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能谤讥于市朝       欲传于商君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赏不私亲近
  8.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9. 用“/”为【乙】文中画直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10. 在甲、乙两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齐国在国外取得了    
  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国则很快取得了      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2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7.(2分)D
  8.(4分)(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2分)
  (2)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把(他)任命为丞相。(2分)
  9.(2分)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10.(2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1分)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1分)
 
出处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资料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