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年重庆高三下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既守成,又创新,在守成中创新,通过创新达到守成,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导重传统、重视常道、崇尚守成等方面。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尊重传统的观念和行为,集中表现为道统念的深厚绵长,早在先秦时期,道统观念就已形成。孟子曾经叙述了由尧舜禹汤到文式周公再到孔子的“道”的历程,并以道统继承人自居。汉代董仲舒以奉天法古为旗帜,构建了阳儒阴法、阳徳阴刑的新的统治之遒,尊孔子为“素王”,力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提高到了官方意识形态的至尊地位,其基本理路和手法是托古改制、托古创新。唐代韩愈以“虽灭死万万无恨”的决心,护卫“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则更是历史上有名的道统论的体现,至于有的统治者利用传统为自己服务,以至败坏传统,妨碍社会健康发展,就好比现代武器与歹徒的关系。歹徒利用现代武器作恶,固然需要严惩,但现代武器本身是无辜的。
与尊重传统的观念相一致,重视常道也是在守成中创新的进化意识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之一。传统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以个体小农为主,人们甘于安分守己,不希望社会有剧烈变动,因此,祈求稳定、重视常道,便成为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成分。对于社会制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