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5
  5、《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言,体会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一、预习课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融化 孕育   销声匿迹   农谚     衰草连天   萌发   翩然    草长莺飞   连翘   翘尾巴   风雪载途   三年五载   差别   差劲    差遣   落叶   落枕   丢三落四
2、词语释义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载途:
年年如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三、课文解读
1、什么是物候?什么叫候学?
 
 
 
2、朗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4、“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
 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 为什么?
 
 
 
5、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6、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