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重庆市渝中区、九龙坡区等2020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其一是真实合理,毫无伪饰;其二要真情真意,自然直率。
《周易》云:“修辞立其诚。”诚与信相连,首先我们要心口相一,所谓“以我手写我口”。刘勰讲“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辞风格与内心精神的一致性。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启示我们要警惕华而不实的东西。写作也要符合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庄子提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司马迁秉笔直录,这种“实录”就是求真尚实的精神。艺术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但要把握好度。
“赤子之心”不仅要求真实合理,还要情真意切。小孩子往往真诚热情,自然直率。这种真性情就是美的。儒家讲“情”要有节制,防止滥情而损害自己和他人。王充反对矫情之作。《文心雕龙》斥责“为文造情”的行为明显地受到了王充这思想的影响。 钟嵘提出“直寻”与“自然英旨”等观念,同样将真情看作重要的审美原则。
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是对“赤子之心”的重要继承和发展。他认为:“童心者, 心之初也。”在工商市民阶层兴起的背景下,他借赤子童心的真诚、不造作,来对抗“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在李贽看来,一切好文章都是童心的产物,以童心作文,也就以自然真心作文。以此为思想武器,明清以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为代表的作家开始强调“重情”“本色当行”“独抒性灵”等新的审美价值,重视重情尚真的作品。袁宏道称道其弟袁中道的作品富有性灵:“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强调只要是性灵所出,即使是文章瑕处亦有价值。这里所用的“性灵”既传承了六朝的含义,又加入了当时李贽等人与明代禅宗思潮影响下的心学思想,强调解放心灵,进而呼唤文学解放。清代袁枚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认为沛然从胸中流出的诗句才是好的作品。自古及今,真善美一直都是中国美学与文艺的价值尺度与批评标准,但在三者之中,“真”是最根本的尺度。没有真实,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相关资料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