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玲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1.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2.【词语擂台】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  ① ,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三年__ ②  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  ③   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瀚无边,老师  ④  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A.①着落      ②五彩斑斓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无微不至
B.①着陆      ②美轮美奂     ③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无所不为
C.①着落      ②美轮美奂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无所不为
D.①着陆      ②五彩斑斓     ③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无微不至
3.【病句诊所】下面四个句子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4.【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④②⑤①⑥③  D.⑤④①②⑥③
5.【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6.【名句橱窗】“月”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意象,但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依照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共6分,每空1分)
(1)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遏有此寄》一诗中,用“                     
_”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2)唐朝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两句诗是“                                
(3)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7.【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共6分)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2分)
①竹篮打水——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一一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一一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     ) (2 分)
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
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2 分)
 
 
答案:
1-5 BADBC
6.(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1)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心里有苦楚,但是无法向他人诉说。)
(2) C解析: A福倒——福到    B鱼——余    D枣生桂子——早生贵子
(3)解析: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长官、圣贤以及尊亲长辈等的名字不直接说出来,而用别的字或别的方式(如:空字或缺笔)表达。语言方面的禁忌主要是避讳不吉利的字眼,例如:死、病等。古代的禁忌涉及各个方面,其核心是抑制不详,本是人之常情,但古往今来许多禁忌都带有浓厚的迷信成分,给古代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给今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造成一定的难度。不过,由于避讳具有很强的时限性,也为后人对文物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出处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资料
1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3 《感遇(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4 《竹鸡之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5 非连续文本阅读(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6 《山不过来,我过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7 《善的回音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8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9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作文题目
10 字音字形(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1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2 病句(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3 排列最恰当(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4 文学常识(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5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16 实践园地(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