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 | 课件 | 教案 | 素材 | 作文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 | 教师 | 读物
  
  
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14分)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 align=right>(选自《史记·平原常虞卿列传》)
注:①赞:介绍。②蛋: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十九人僧从            ②所识旁乏者我与
B.①左右未有所诵          ②不以千里
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相士  ②陈康肃公
D.①遂以毛遂上客          ②不足外人道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6分)
(1)君即遂备员而矣。
(2)毛遂入,按剑追楚王,以利害,楚王立定合纵之约。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指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答案:
二(5、7题)
5. (2分)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每处1分)  对1处1分,两处2分;画三处对两处的得1分;画四处得0分。
7.(6分,各3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句意合理,即可得分)
(1)希望您就把我作为后备人员带着前往。三个词各一分。  “愿”,希望,请让我; 
 “以”,让(我)、把(我)、用(我)、拿(我);  前往、去。
(2)毛遂进入,用手握着剑柄逼迫楚王,用利害关系劝说他,致使楚王立刻签订了合纵的盟约。(注意“说以利害”的倒装现象)  说,劝说、劝、说服;  致,导致、致使,让;  说以厉害,倒装句式现象,一点1分。


出处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资料
1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3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5 《西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6 非连续文本阅读(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7 罗瑞花《红朵百合》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8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目
9 古诗文默写(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10 语段阅读(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11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12 病句(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13 文学常识(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旧唐书·阳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魏文侯改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浙ICP备05019169号